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5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875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655篇
综合类   2267篇
基础理论   241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262篇
灾害及防治   14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以一昼夜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作为评价量,对某市场机场扩前后,机场对附近敏感区域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为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生物商滤池法处理废气动力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物料平衡和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式,以丙酮,甲苯为处理对象提出了生物滴滤池处理废气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3.
114.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115.
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的循环经济模式,克服了传统经济模式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从根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观念越来越被理解和接受,并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6.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出当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已经逐步转变为家庭个体为主的消费模式;对家庭消费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国内三大城市消费情况研究了影响家庭消费模式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可持续家庭消费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7.
评估用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是一个复杂和繁琐的事.本文通过建立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数学模型,以一个LTP法实例详述如何分析和计算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的结果,对于实际工作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区域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是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文章综述了大气污染物区域环境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用于其计算的空气质量模型以及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的一般步骤.现阶段应用较广泛的大气环境容量的预测模型有A-P值法模型、箱模型、线性优化模型、ADMS模型及多种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式等,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大气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