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835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132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1835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292篇
评价与监测   32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傅尧信  杨柳 《四川环境》2008,27(1):102-106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车内空气污染。但人们对车内空气污染的了解甚少。本文就车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健康影响、治理措施,相关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作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82.
生物膜及其组分对4—氯酚的吸附速率研究^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氯酚在生物膜不同组分上的吸附速率特征,本实验中生物膜不同组组分包括生长有生的膜外壳的模拟水体悬浮颗粒物(高岭土),细胞细胞,胞外多糖高岭土及有胞外多糖存在的高岭土5个部分,结果表明,生物膜及其不同组分均对4氯酚发生吸附,以细菌细胞更为显著,但它们的时间动力学过程不同,在研究的5种吸附体系中,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高岭土体系较快地达到近平衡状态,并且吸附时间过程受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3.
以柠檬酸废水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在不同pH值调控条件下开展柠檬酸生产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研究.通过对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VFAs)、有机质、氮磷和污泥脱水性能的分析,探讨了柠檬酸污泥厌氧产酸机制.结果表明,pH≥10的碱性条件更有利于有机质的溶出从而促进VFAs的产生.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在恒定pH值下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会大量溶出降低VFAs的产量.初始pH=10是柠檬酸污泥厌氧产酸的最佳p H值,发酵4d的VFAs浓度最高达(6681.47±126.82)mgCOD/L,是文献报道中市政污泥产酸量的近2倍,其中乙酸占比49.8%,发酵后产酸功能菌Chloroflexi、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分别由初始的9.52%、10.87%增至16.84%、14.39%,污泥归一化毛细吸水时间(nCST)为(11.34±0.27)s·L/g,脱水性能良好,发酵液TP浓度为(20.45±0.33) mg/L.研究表明,利用柠檬酸剩余活性污泥碱性厌氧发酵产酸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外加碳源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4.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硫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硫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GC-SCD),同时分离并测定土壤中硫化氢、羰基硫、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和二甲基二硫等6种挥发性硫化物。通过优化仪器工作条件,使该方法在0.521μg/L~65.7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58μg/L~1.76μg/L,标准气体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9%~8.3%。用该方法分析土壤在强还原条件下挥发性硫化物的排放量,结果表明,上述6种挥发性硫化物均有产生,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排放速率增加,硫化氢是其主要气体产物,占挥发性硫化物排放总量的79.1%。  相似文献   
185.
欧美等国家对于O_3污染的研究开展较早,已建立较成熟的O_3污染生成、扩散及空气质量等模型。文章主要介绍评述了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计算O_3前体物的相关模型(MOVES、NONROAD、SMOKE、EMFAC和EDMS),从基本原理和功能、污染源类型、研究尺度、所需参数等方面对比分析各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综述其国内外研究应用情况;讨论了中国在这些模型的使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加强开展模型计算结果验证和基础实验获得本土化的模型参数,以及中国开发的相关模型的优势和适用性等。  相似文献   
186.
美国光化学污染监测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光化学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应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光化学监测网络,完善光化学监测的技术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为重点地区光化学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监测数据支持。研究在总结美国光化学评估监测网络发展历程、运行及其监测目标、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光化学监测目标、制定优先监测VOCs名单、完善光化学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光化学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开展VOCs源解析等建设中国光化学监测网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7.
2013年4月在广州市区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观测,对其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测得的VOC总平均混合比为41.35×10~(-9),表现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利用PMF解析出观测时段内影响广州市区的9个VOCs主要来源,各源占比情况依次为:LPG排放老化VOC汽油挥发石化、未知源汽油车排放油漆溶剂柴油车排放天然源;与机动车相关和工业相关的来源分别占到了大气VOCs的46.8%和21.0%。  相似文献   
188.
利用物料衡算和源排放测试对江苏省典型汽车涂装企业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最佳治理技术。结果表明,大客车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达到300 g/m2以上,小轿车为40~60 g/m2。苯系物是VOCs排放的重要组分,最高占比为33.2%~64.6%。乙酸丁酯、异丙醇、丁醇等醇酯类物质近年来广泛用于代替苯系物溶剂,其排放占比为29.6%~61.2%。汽车涂装行业最佳治理技术包括采用3C1B、水性免中涂等先进涂装工艺,用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和高固体成分涂料等代替溶剂型涂料,从源头控制排放。采用干式漆雾分离技术、转轮浓缩吸附-蓄热式焚烧技术等先进尾气治理技术,VOCs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89.
便携式GC/MS热脱附法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热脱附法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5×10-9~100×10-9范围内线性良好,39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1.1μg/m3~19μg/m3,标准气体平行测定的RSD≤11.0%,回收率在80%~120%之间。  相似文献   
190.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源地水中SVO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源地水中1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优化了萃取纤维、时间、温度、pH值、转子转速、离子强度等萃取条件。方法线性良好,18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0 2μg/L~0.1μg/L,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4.3%~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