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采集天津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样品,经分离、纯化得到18株不同的放线菌,对其进行BOXAIR-PCR和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链霉菌属为该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可培养放线菌的主要类群之一。BOXAIR-PCR的聚类结果表明在37%的水平上,所有菌株分为8个遗传类型,与16S rDNA鉴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BOXAIR-PCR分析可以对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结果大量高度相似的菌株进行区分,因此BOXAIR-PCR分析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16S rDNA物种鉴定分型。  相似文献   
42.
苯胺蓝脱色放线菌的分离及脱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苯胺蓝平板法从陕西秦岭森林高度腐殖化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高度碳源利用多样性放线菌AG-56,经16S r RNA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命名为Streptomyces AG-56,Gen Bank登录号KU925845.同时,考察了Streptomyces AG-56在液体条件下对苯胺蓝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菌株AG-56对苯胺蓝的3个波长(602、314、192 nm)吸收基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并伴有物理吸附作用,其中对602 nm处基团具有最大的脱除能力,脱除率为72%.菌株AG-56在污水脱色方面特别是对三芳基甲烷类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43.
一株能分解纤维素的高温耐碱放线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一株分离于堆肥的分解纤维素的放线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丝由分枝发达的不断裂的菌丝组成,气丝发达;孢子单个长在气丝上,孢子表面光滑,细胞壁含meso-DAP;该菌能分解纤维素,液化明胶、水解酪素和淀粉,在35-60℃生长,pH范围为6.0—12.0.按《伯杰氏系统细菌学鉴定手册》进行了鉴定,初步将此菌归为高温单孢菌属(Thermomonospora sp.)的一个新种.研究了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酶(FPA)的条件.CMCase最适产酶时间为5d,FPA为8d,最适产酶温度为50℃,产酶最适起始pH为9.5—10.5.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佳碳源为棉花纤维.图6表2参10  相似文献   
44.
从舟山群岛潮间带海域中分离到一批产色素的海洋放线菌,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试验,并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然后对其所产色素进行粗提,测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研究理化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到产黑褐色色素的菌株B2,其对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Escherichia coli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色素初步研...  相似文献   
45.
咪唑乙烟酸降解菌S18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霍莹  许景钢  李淑芹  王磊 《环境科学》2011,32(5):1518-1523
为咪唑乙烟酸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菌源,采用瓶富集培养法,从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咪唑乙烟酸降解能力较强的放线菌,命名为S181.该菌株可利用咪唑乙烟酸为唯一氮源生长.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大宫链霉菌(Streptomyces omiyaensis).以S1...  相似文献   
46.
文章对阿维菌素发酵的废菌丝体对Cu2+进行吸附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缓慢吸附至平衡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被动吸附,5min接近平衡,第二阶段菌丝单位吸附量增加缓慢,反应时间相对较长。吸附过程能很好的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相关系数达0.9998。采用Langmuir方程与Freudlich方程对数据拟合,Langmuir方程比Freudlich方程更好的描述对Cu2+吸附平衡行为,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在pH5.0下的相关系数为0.9771,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8.82mg/g。通过对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本吸附质含有羟基(-OH)、氨基(-NH)2、酰胺基(-CONH)2、亚甲基(-CH2-)等基团。羟基、氨基、亚甲基吸收峰发生较大变化,推测其与金属离子发生了反应,酰胺基峰形变化较小,参与反应的基团较少。  相似文献   
47.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原油降解菌Z1a-B,依据形态和培养特征,初步鉴定Z1a-B菌株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溶血和排油活性,说明其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较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菌株能基本降解C12~C34的正构烷烃,对烷基苯、菲、甲基菲、萘也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固体培养基配比以麸皮2 g、鸡粪40 g、草炭52.5 g、生石灰1.5g,或麸皮2 g、大米20 g、黄豆粉28 g、生石灰1.5 g较佳,在这2种配比培养基中链霉菌生长快,长势好,产孢子量多。经室内培养试验发现,当土壤中w(原油)=10%时,经Z1a-B菌株处理(35℃,pH 6.5)50 d,土壤原油降解率为67.5%。  相似文献   
48.
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地区盐碱土中放线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地区盐碱土中放线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采用非培养法对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流域的3种不同类型土样(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和农田土)的总DNA进行提取,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构建放线菌16S rRNA克隆文库.用HaeⅢ和Hha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克隆子进行16S r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mplif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提取酶切带型不同的菌液进行测序,构建其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原生盐碱土克隆文库中90个阳性克隆分归于20个OTUs,分属于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中村氏菌科(Nakamurellaceae)、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棒状杆菌科(Corynebacteriaceae)、诺卡氏菌科(Nocardiaceae)和未知类群;次生盐碱土克隆文库中98个阳性克隆分归于32个OTUs,分属于纤维素单胞菌科(Cellulomonadaceae)、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地嗜皮菌科(Geodermatophilaceae)、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ceae)、伪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链孢囊菌科(Streptosporangiaceae)、高温单孢菌科(Thermomonosporaceae)、动孢囊菌科(Kineosporiaceae)、糖霉菌科(Glycomycetaceae)和未知类群;农田土克隆文库中98个阳性克隆分归于10个OTUs,分属于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博戈里亚湖菌科(Bogoriellaceae)、地嗜皮菌科(Geodermatophilaceae)、中村氏菌科(Nakamurellaceae)、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和未知类群.其中,微球菌亚目(Micrococcineae)是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和稀释性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放线菌多样性为次生盐碱土>原生盐碱土>农田土.  相似文献   
49.
城市污水中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主要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A反应池、B反应池出水口等污水样品中的总菌数进行测定,并从中分离出116株细菌,8株放线菌,8株酵母菌和10株霉菌,将分离得到的这些微生物菌株以污水处理厂进水口的混合污水为基质,接种培养,以COD为指标进行降解试验,共筛出33株具有一定降解能力的菌株。在经过二次复筛,最后选出了6株高效降解细菌、6株放线菌和1株酵母菌。通过试验看出,大多数细菌在污水中的生长峰值都在18小时左右,降解率在24小时左右较高,18小时菌数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50.
微生物在风化壳稀土元素迁移、富集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期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黔中地区白云岩风化壳稀土富集层微生物多样性时,发现放线菌门为主要优势类群之一.本实验采用纯培养技术研究贵州喀斯特稀土层可培养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并初步研究了放线菌对稀土La3+的吸附过程,以阐明微生物与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完善稀土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实验采用选择性培养技术共获得190株纯培养物,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19个属,其中,优势菌属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62.1%、12.6%和11.1%.稀土耐受性能较好的菌株Micromonospora aurantiaca KLBMP9018、Streptomyces mirabilis KLBMP8969和Nocardia sp.KLBMP9014在La3+浓度为20 mg·L-1的20 mL溶液中最大吸附量(干重,m/m)分别达到24.32、25.37和20.74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