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考虑物种权重校验保护太湖水生生物的铅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雪华  孙成  刘红玲 《环境化学》2020,39(6):1578-1589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位列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我国水系众多,水生生物多样,研究保护区域水生生物的铅基准十分必要.太湖作为中国周边经济最发达、大中城市最密集且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本研究选取8种太湖本土水生生物实验补充铅的急性毒性数据并两步外推得到慢性毒性数据.结合文献建立铅的本土毒性数据库,基于水体硬度对铅毒性的影响,建立硬度和毒性关系.考虑太湖生物区系和水质特征,采用物种权重敏感度分布方法,得到保护太湖水生生物铅的最大浓度基准值(CMC)和持续浓度基准值(CCC)值分别为50.04—58.87μg·L~(-1)和3.99—4.69μg·L~(-1);现行地表水铅的Ⅲ类标准限值(50μg·L~(-1))下受铅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影响的生物比例分别为4.42%和23.00%.  相似文献   
52.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对藻类毒理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并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因此研究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的毒理性,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具有深远的意义。就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的毒性机理、藻类对有机污染物的敏感度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藻类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3.
根据通风系统的风阻与风量的变化关系,以象山矿的局部通风图为例,对井下复杂的通风网络的敏感度进行研究.经过实例运算,以图形的形式得出敏感区域,然后对这些敏感区进行重点调风,这样不但可以在新建或改建、扩建矿井时减少工时工料,还可以加强对井下通风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4.
电力作为国家能源的命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心脏,其安全运行尤为重要。而变电站运行工作的特殊性,容易造成人员对工作的心理疲劳和精神厌倦。用单纯、简单的制度来约束员工,容易引起情绪抵触,特定工作环境所造成的运行人员的复杂心理和消极情绪,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以甄别出危险感知能力较差的驾驶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将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系统中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设计了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检测方法和分级试验方案,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模拟驾驶仿真技术,并利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中的敏感度和信号响应标准两个指标,实现了对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FSDT检测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是可行的,且信号响应标准参数比敏感度参数更能准确地判断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6.
选取8种我国本土受试动物,在不同水体硬度(0~500 mg/L)下,探究锌的急性毒性变化,同时对锌的物种敏感度分布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硬度的降低,水生生物对锌毒性效应增加;低营养级生物对锌毒性相对敏感性变化程度较大,而高营养级生物敏感性变化程度更小;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的5%生物短期毒性危害浓度HC5分别为:7. 1μg/L(硬度为0 mg/L)、63μg/L(硬度为50 mg/L)、67μg/L(硬度为100 mg/L)、230μg/L(硬度为250 mg/L)、367μg/L(硬度为400 mg/L)和476μg/L(硬度为500 mg/L)。可见,不同硬度条件下锌的短期危害浓度会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研究锌毒性效应和制定锌的水质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其毒性剂量效应关系,还应考虑水体中硬度对锌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我国淡水中锌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和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中国常见的5种本土生物物种作为受试物种进行锌的急慢性毒理学实验,并搜集整理了其他国内外已报道的锌对中国本土物种的毒性数据,推导出锌的淡水水生生物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结果表明:由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推导出的短期基准和长期基准分别为102.33,25.03μg/L,由毒性百分数排序法推导出的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分别为105.94,38μg/L,两种方法得出的基准值无显著差异,最终选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得出的基准作为我国淡水中锌的水生生物基准。另外,运用商值法对我国主要水体中锌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锌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逐年升高,尤其是铅锌矿区周围水体中锌的生态风险更应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8.
硝酸盐对淡水水生生物毒性及水质基准推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导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的NO3-水质基准,收集了NO3-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然后分析了不同水生生物类群的毒性敏感性,并分别采用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进行基准值推导.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类群的水生生物对NO3-毒性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敏感性排序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甲壳纲>昆虫纲>腹足纲>双壳>两栖纲>辐鳍纲.3种基准计算方法得到的基准值存在一定差异,最终推荐采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出的87.97mg·L-1和5.17 mg·L-1为现阶段NO3-(以N计)的水质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基准值.  相似文献   
59.
针对液氨储罐孔洞泄漏的实际工况,综合考虑泄漏及由于泄漏导致液氨闪蒸造成 的罐压变化,以及储罐的许用压力,对其连续泄漏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此改进现有的泄漏扩 散后果分析模型,获得较忽略这些因素更为严重的后果.最后针对灾难性事故发生前连续泄 漏最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初始罐压对其影响较大,是决定...  相似文献   
60.
结合最近颁布的IEC61000—4—20(2007版)标准,研究了GTEM室的传输特性指标。通过对GTEM室场强参数的预测试,得出了场强与功放增益的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场强与功放增益的波动以及GTEM室传输特性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GTEM室辐射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中室内场强自动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