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6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99篇
安全科学   903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289篇
综合类   1547篇
基础理论   153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202篇
社会与环境   112篇
灾害及防治   27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交通工具”,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电梯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对电梯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行业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考虑大数据发展的优势,结合风险评价的方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风险监管模式。根据监管工作需求,划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消除措施,提高监察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982.
针对碎裂岩质边坡施工期的特点,对碎裂岩质边坡动态监测的设计步骤、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以西攀高速公路某段高边坡动态监测为例,具体介绍了监测方案,实施方法与监测成果.该设计综合考虑了边坡施工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并通过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分析优化监测设计,使监测设计全面且具有针对性,较好地满足了动态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983.
为检验企地双方应急处置程序的合理性、应急指挥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协调性,2009年7月25日,中石化普光气田净化厂与四川省宣汉县人民政府举行了企地联合应急演习。  相似文献   
984.
研究并确定了微波消解堆肥的最佳条件,应用原子吸收与数据导数处理系统相结合方法解决了堆肥体系中微量金属Cd.Zn和Cu的测定问题,对应元素的灵敏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检出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极大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同时对堆肥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测定了堆肥样品中金属的回收率,其回收率分别在99.5%-102.0%、98.7%-99.1%和98.8%-104.0%之间.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985.
Ca(Ⅱ)在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进水Ca2+浓度对活性污泥絮体表而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由此来确定Ca2+在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进水Ca2+浓度的增加,污泥中的Ca含量逐渐增大.进水中Ca2+的加入,增大了污泥絮体的粒径和密度,进南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Ca2+的加入,使可供结合的蛋白质数量最高增至近1倍,污泥表面疏水性也相应增强;污泥絮凝性能的改善,主要和可供Ca2+结合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有关,而非多糖;EDTA通过络合污泥絮体中的Ca2+,破坏了山Ca2+架桥形成的污泥絮体结构,这说明Ca2+可通过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的负电官能团架桥来促进污泥絮体的形成并维持絮体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6.
倪红  陈婷  李亚东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2):2254-2260
以污泥蛋白为实验材料,通过加入不同量的稳定剂GP-1,配制成高稳定性污泥蛋白发泡剂,并对高稳定性污泥蛋白发泡剂的发泡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污泥蛋白10 mL、水90 mL、GP-1 0.4 g配方组合为研究对象,所制备的泡沫初始体积为770 mL,泡沫泌水时间大于15 h,泡沫半衰期大于64 h,泡沫综合发泡能力为2.2×106 mL·min,泡沫的最佳搅拌时间为5 min,泡沫的泌水时间和泡沫的半衰期都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pH为3~13时泡沫稳定。经过对高稳定性污泥蛋白发泡剂发泡特性研究以及对水泥的胶凝时间、特性进行比较,研制出污泥蛋白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并制备污泥蛋白泡沫混凝土块;结果表明,当污泥蛋白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用量分别为0、6、6.8、7.6、8.4和9.2 mL,水泥为200 g时,制备泡沫混凝土块,其密度由2.07 g/cm3下降到0.34 g/cm3,体积由130 cm3 上升到755 cm3;在泡沫混凝土块脱模后的第1 d、第7 d、第28 d分别称量他们的重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块第1 d和第7 d无重量变化,第28 d的重量明显减轻。该研究为污泥蛋白研制成为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并应用于屋面隔热、保温建立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987.
宫清华  黄光庆 《灾害学》2009,24(3):61-65,74
由于滑坡岩土体的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上有着不连续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其稳定性受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等综合影响,岩土体变形、演化规律的非线性和内在因素的非线性决定了滑坡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非线性系统.根据滑坡失稳的非线性特征,将人工神经元网络BP模型应用到滑坡稳定性的评价预测中,借助MATLAB的人工神经元网络工具箱,以国道G324上的86个滑坡数据为训练和预测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验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滑坡稳定性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88.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10月,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农业和农村安全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9.
事故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依据收集统计的、真实可靠的事故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及建立的多种事故预测模型,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事故预测数学模型,给出具体方法与步骤,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从而做到对将来发生的事故未卜先知,用以指导安全生产活动,预防事故发生。同时,根据我国近18年来各类事故死亡人员的数据建立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并运用确立的最佳事故预测数学模型而预测出的事故数据,探讨我国伤亡事故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0.
2009年3-4月国内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0  
统计了2009年3-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310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50.00%,其次是火灾(11.61%)、矿业事故(11.29%)、其他事故(11.29%)、爆炸事故(9.68%)、毒物泄露和中毒(6.13%).310起事故共死亡968人,伤1074.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9.40%、矿业事故17.56%、其他事故12.19%、爆炸事故5.17%、火灾3.00%、泄露中毒2.69%;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8.38%、泄露中毒18.34%、其他事故10.43%、爆炸事故6.24%、矿业事故5.31%、火灾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