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521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辛慧敏  林建伟  詹艳慧 《环境科学》2021,42(4):1847-1860
本文考察了基于反硝化细菌、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的组合技术(CN+DB+ZZ)对底泥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硝态氮释放风险.结果发现,单一的硝酸钙处理(CN)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但是会造成上覆水体的氨氮和硝态氮污染.硝酸钙和反硝化细菌联合处理(CN+DB)尽管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并降低上覆水体的硝态氮二次污染风险,可是却无法有效地控制底泥中氨氮的释放.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联合处理(CN+ZZ)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和氨氮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但却会造成上覆水体硝态氮的二次污染.CN+DB+ZZ组合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而且可有效降低底泥中氨氮的释放速率,并且与CN和CN+ZZ技术相比还可降低上覆水的硝态氮二次污染风险.CN+DB+ZZ组合技术对底泥中磷与铁同步释放的抑制、对底泥中氧化还原敏感态磷的削减、以及对底泥吸附磷酸盐和氨氮能力的增强,对于其控制底泥中磷和氨氮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以上结果说明,CN+DB+ZZ组合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用于控制水体底泥中磷和氨氮释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2.
铁碳微电解及沸石组合人工湿地的废水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碳微电解填料和沸石由于对废水中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因而被作为基质逐渐运用于人工湿地中.本研究构建了铁碳微电解填料+砾石(湿地A)、铁碳微电解填料+沸石(湿地B)、沸石(湿地C)以及砾石(湿地D)为基质的4组人工湿地,并利用间歇曝气对湿地系统进行增氧,探究不同填料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湿地D相比,铁碳微电解填料显著提高了湿地出水的溶解氧含量(DO)(P<0.05)和pH(P<0.05);4组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且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TN而言,湿地A、B和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比湿地D提高了7.94%(P<0.05)、9.29%(P<0.05)和3.63%(P<0.05),铁碳微电解填料和沸石对提升人工湿地TN去除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73.55%和26.45%;各组湿地对NH4+的平均去除率为67.93%~76.90%,与湿地D相比,其它3组湿地均明显改善了NH4+的去除效果(P<0.05);铁碳微电解填料对湿地NO3-的去除效果极佳,去除率高达99%以上,显著高于不添加铁碳微电解的人工湿地系统(P<0.05).综合对碳氮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来看,湿地B在间歇曝气的条件下对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3.
为解决天然沸石去除废水中Se(Ⅳ)能力低的问题,采用氯化铁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制备表面负载氧化铁的改性沸石,即氧化铁改性沸石,并将其应用于去除水体中Se(Ⅳ).首先对比天然沸石和氧化铁改性沸石的结构特征,研究二者对Se(Ⅳ)溶液的吸附特性,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图谱(XRD)、扫描电镜(SEM)和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测试(BET)对二者进行表征;其次进行吸附试验,考虑接触时间、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溶液反应浓度的影响,并通过天然沸石和氧化铁改性沸石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的机理进行阐述.结果表明:①氧化铁改性沸石表面形成细碎的球状颗粒,分布在沸石的表面.②氧化铁改性沸石能够高效地吸附水体中的Se(Ⅳ),且在pH为3时吸附效率最高,其对Se(Ⅳ)溶液的去除率最高达97.7%,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6.901 mg/g.③氧化铁改性沸石对Se(Ⅳ)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④添加负载Se(Ⅳ)后的氧化铁改性沸石土壤均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研究显示,氧化铁改性沸石吸附Se(Ⅳ)的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天然沸石的吸附效果,且吸附Se(Ⅳ)废水后的废弃氧化铁改性沸石还可应用于土壤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124.
为给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提供可行的填料,研究了煅烧贝壳、沸石、麦饭石、蛭石、中砂和细砂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实验采用100 mg/L的氯化铵溶液作为初始溶液,结果表明,6种填料均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吸附特点。经过11 h的吸附,煅烧后的贝壳对于氨氮的吸附量为0.993 mg/g。各个氨氮初始浓度梯次下,沸石的最大吸附量均超过其它5种填料,具有明显的氨氮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25.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建筑废料、天然沸石和自制陶粒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覆盖厚度为2 cm、温度为18~22℃的条件下,自制陶粒的抑制效果最好,天然沸石次之,建筑废料最差。天然沸石覆盖底泥后,在18~25℃范围内,温度越高,覆盖法抑制磷释放的效果越差。在第57 d,温度为25℃时,上覆水中总磷质量浓度为1.598 mg/L,而在室内水温(18~22℃)条件下,上覆水中总磷质量浓度为0.984 mg/L。覆盖层厚度越大,沸石粒径越小,控制底泥磷释放的效果越好。在温度为室温、粒径为3~5 mm的条件下,在第57 d,覆盖厚度为3 cm时,上覆水中总磷质量浓度为0.565 mg/L,而覆盖厚度为1 cm时,上覆水中总磷质量浓度为0.984 mg/L;粒径由3~5 mm减小到20~40目(0.42~0.83 mm),第32 d的上覆水中总磷质量浓度由2.80 mg/L降低到2.06 mg/L,第57 d的上覆水中总磷质量浓度由3.59 mg/L降低到2.64 mg/L。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微板藻毒性试验测定5个有机磷农药与4个三嗪类农药的单个及联合毒性.根据半数效应浓度(EC50),对斜生栅藻96h生长抑制的毒性大小顺序为:西草净>阿特拉津>扑灭通>苯嗪草酮>草甘膦>敌敌畏>磷胺>乙酰甲胺磷>甲胺磷.这表明直接干扰光合作用电子传输的三嗪除草剂的藻毒性明显大于有机磷农药.以通用浓度加和作为参考模型,三嗪类农药按EC50和EC10(10%效应浓度)浓度比的混合物对斜生栅藻呈现加和毒性.有机磷农药按EC50和EC10浓度比的混合物在低浓度呈现加和毒性,在高浓度呈现协同毒性.有机磷与三嗪类农药按EC50和EC10浓度比的混合物在低浓度为加和毒性,在高浓度为协同毒性.  相似文献   
127.
总结儿童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术后阴囊积液出现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儿童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术后阴囊积液42例的临床资料.42例阴囊积液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均痊愈,其中轻度3 d左右恢复,中度5~7 d左右恢复,重度未合并感染7~10 d左右恢复,重度合并感染14 d内恢复.儿童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术后阴囊积液应注意围手术期的积极预防以及术后及时恰当的处理,即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参8.  相似文献   
128.
沸石滤池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出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试规模沸石滤池,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出水,通过考察滤池对CODCrNH4^-N和挥发酚的去除情况,分析了沸石去除污染物的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沸石滤池对CODCr,NH4^+-N和挥发酚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27.32%、94.67%和34.47%。在滤池运行初期,离子交换起主要作用。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离子交换因沸石饱和而减弱,而生物氧化逐渐起作用。由于沸石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性能优越,所以沸石滤池作为三级深度处理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生物沸石床污水脱氮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研究了生物沸石床对模拟村镇生活污水中各形态氮及C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沸石床对NH3--N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去除率大于95%,对NO3--N的去除则受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较大从机理分析,生物沸石对NH3-N的去除主要依靠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生物硝化的协同作用,而对NO3--N的去除主要依赖反硝化作用.生物沸石的硝化作用明显,并受溶解氧浓度限制,沸石床中部沸石硝化强度只有表层沸石的1/2;其反硝化能力则随实验条件中C/N的不同而变化明显,当COD/TN=5时,反硝化作用最强,在时间变化规律上,前6h反硝化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30.
电气石和沸石对土壤-小麦幼苗系统中重金属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电气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本文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电气石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并与常用改良剂沸石进行修复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添加电气石和沸石均能有效提高小麦幼苗的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其中干重最大能提高1.56倍;电气石和沸石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小麦幼苗对Cd、Cu、Pb、Zn的积累,总体体现为电气石修复效果优于沸石,添加电气石组Cd、Cu、Pb、Zn最大分别降低37.93%、41.45%、16.35%和20.65%.因此,新型材料电气石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