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29篇 |
综合类 | 133篇 |
基础理论 | 58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14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内酰胺类菌渣的资源化处理已成为生物制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探究β-内酰胺类菌渣资源化产物是否满足《有机肥料》(NY/T 525—2021)标准,施加后是否会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ARGs(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富集等问题,该研究选用经水热干燥喷雾(HT+SD)处理后的头孢菌渣和板框压滤(MD)处理后的青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以空白组、化肥处理组为对照,各施肥处理均采用高施用量(1%)和低施用量(0.5%)两种肥料投加量进行盆栽试验.通过16S rRNA及HT-qPCR方法研究了菌渣肥对生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ARGs以及MGEs(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菌渣中,残留抗生素远低于HPLC-MS检出限(<6.78μg/kg),含水率降低95%,重金属、有机质等指标均能满足《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相较于施肥量,施肥类型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明显,其中,两种菌渣处理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组(P<0.05);两种菌渣的施用均没有改变土壤细菌组成,各处理组中最丰富的菌门皆... 相似文献
92.
为探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田面水氮、磷流失及水稻系统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FN)、常规施肥减氮磷量20%处理(F0)、减氮磷20%+有机肥处理(F1~F4处理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共6个处理,探索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田面水中ρ(TN)、ρ(NH4+-N)均于施肥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于第7天后逐渐趋于稳定,ρ(TN)和ρ(NH4+-N)分别维持在各自峰值的5.1%~10.9%与4.8%~9.6%,田面水中ρ(TP)的变化趋势与ρ(TN)相似;F0与F1处理均能有效降低田面水中ρ(TN)和ρ(TP).与FN处理相比,F1处理下ρ(TN)、ρ(NH4+-N)与ρ(TP)平均值分别降低了6.5%、9.1%和3.1%,该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流失风险,且增施有机肥可使水稻增产0.2%~19.8%,地上部分氮、磷累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田面水养分动态等指标发现,F1处理不仅能提高区域双季稻产量,还能有效控制田面水氮、磷养分浓度,降低氮、磷地表径流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风险,是针对南方双季稻田的一项"控源节流"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3.
用造纸废水絮凝渣制取高效复合生物有机肥济南市旭升超细材料厂薛循升,杨世平中、小造纸厂处理生产废水多采用物理、化学絮凝法和生化法或两者相结合。物化法絮凝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絮凝渣,如一个年产量为10000吨的造纸厂,每年将产生这种絮凝渣(以干基计)约80... 相似文献
94.
土地整治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田野调查和样品实验,对土地整治区内外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种群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微生物多样性来看,土地整治区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显著提高;从微生物种群结构来看,土地整治区内细菌丰度较高的属有变形菌、绿弯菌、酸杆菌和放线菌,真菌丰度较高的属有被孢霉菌、青霉菌和曲霉菌;有机肥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多样性及鞘脂单胞菌和地杆菌等土壤有益菌的丰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可得,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污染水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结构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证实了土地整治对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针对新疆"四大基地"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对土地质量的高要求,以及新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生态农业的新形势,充分利用丰富的畜禽有机肥资源,大力发展以循环、绿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成为推动新疆经济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大土壤改良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就成为当前新疆农业大调整、大发展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6.
概述了我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及财政补贴现状。以江苏省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方式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企业招标、资格认证、评分审核等措施,扶持有机肥生产企业建设,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借鉴江苏补贴模式,从经济上加大有机肥产业扶持力度,加强质量保证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支撑、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枸杞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燃煤电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对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实验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枸杞的效果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脱硫石膏施用量和施用深度不同,对于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改良土壤碱性的效果不同;脱硫石膏施用量不同,对于促进枸杞枝条和径杆的生长不同。施用量24 000 kg/hm2较48 000 kg/hm2提高枸杞枝条生长量10.5%~18.7%、径杆生长量10.5%~18.7%;脱硫石膏施用量24 000 kg/hm2,施用深度60 cm更有利于提高枸杞红果体积、红果鲜重和产量。脱硫石膏施用量24 000 kg/hm2,施用深度60 cm较未施脱硫石膏提高枸杞红果体积、红果鲜重和产量分别为28.3%、15.0%和37.9%。 相似文献
98.
碳酸盐岩山地土壤施用有机肥的溶蚀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酸盐岩山地常见耕植、未耕植土层,通过概化制作为系列模拟柱试验土层,按当地正常施肥方法,向土层定量施入有机肥并浇灌及控制其它相关条件变化,再定期观测预埋土层不同深度碳酸岩石片的溶蚀量和土层其它指标的变化,作了施用有机肥的土中碳酸岩石溶蚀变化研究。结果揭示,在未耕植红黏土表层施用有机肥,大大减弱了土中碳酸岩石的溶蚀作用,且减弱程度随土深加大而降低。但对其下伏碱性岩粉层而言,施肥又引起了溶蚀量的微小增加变化;另在耕植土表层施用有机肥,对其土中碳酸岩石的溶蚀作用改变不大,且无论施肥与否溶蚀作用随土深加大又略显增大变化。而其下部红黏土中碳酸岩石的溶蚀量要远大于耕植土中的溶蚀量,并受施肥的影响较小。表明,农业施肥对未耕植土土中包被、包裹的碳酸岩石溶蚀影响较大,对下伏碱性岩粉层的层中、层下碳酸岩石的溶蚀影响较小。同时,施肥对耕植土土中、土下碳酸岩石的溶蚀影响不大。人类可采取禁令开垦较薄土层措施,来有效规避耕作施肥对土中碳酸岩石溶蚀作用的抑制,减少反石漠化的不利因素。此将为丰富碳酸盐岩山地成土演化理论和石漠化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有机肥中4类典型兽药抗生素的多残留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法同时测定有机肥中7种磺胺类、4种氟喹诺酮类、4种四环素类和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采用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液(pH=3)的混合液作为有机肥样品的提取溶液,用强阴离子交换柱(SAX)-亲水亲脂平衡萃取柱(HLB)串联进行提取液的富集和纯化。以甲醇-φ=0.1%的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液相质谱分析。18种抗生素在5—500μg·kg-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1〉0.99。以3倍信噪比估算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的检测限分别为0.37~4.65、0.43—2.42、0.94~2.78和0.83~4.20μg·kg-1,这4类抗生素50和500μg·kg。2个添加水平的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1.6%~94.3%、72.3%~86.7%、71.0%~102.2%和70.7%~93.3%,相对标准偏差在2.1%~11.4%之间。采用所建方法对南京地区市售8种有机肥中18种抗生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除磺胺类外,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华北地区某县水源保护区内化肥平均施用强度的计算为例,利用ArcGIS8.3软件中空间分析、属性表关联、属性表计算统计等工具,探索一种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评估保护区化肥使用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