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0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598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87篇
综合类   1932篇
基础理论   432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577篇
灾害及防治   191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51.
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科学测度,是实现节能减霾和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该文以2012-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动态两个角度测算大气环境效率,分析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其中纯技术效率是导致效率整体偏低的主要因素;省域大气环境效率差异明显,上海最高而安徽最低;以效率均值为临界点,城市群可归类于“高-高-高”、“高-低-高”、“低-低-高”、“低-高-低”、“低-低-低”5种类型;研究期内大气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其中技术进步起到了最主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更好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国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作者提出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2.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是气溶胶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对长三角区域内部AOD变化趋势探讨较少。该文基于2000-2020年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AOD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长三角地区AOD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MAIAC AOD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监测数据相关系数为0.863,均方差为0.218,有58%的数据落在期望误差范围内。(2)AOD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空间变化特征。春季为北高南低、夏季为东北高西南低、秋季为除江苏徐州外,其他地区值均比较低和冬季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3)以2017年为转折点,AOD呈现先增后减波动趋势,且2000-2017年AOD属于波动式上升。空间差异呈现较弱波动性,总体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4)内部各省AOD由高到低分别为江苏省(0.55±0.07)、安徽省(0.51±0.07)、上海市(0.47±0.06)和浙江省(0.43±0.05)。总体均以2017年为转折点,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各省份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53.
过水性湖泊——骆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具有防洪抗旱、饮用水供给和生态维护等多种功能.为了解骆马湖水质演变及驱动因素,基于2009~2020年长序列逐月实测数据,结合1996~2008年历史资料,分析了骆马湖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NH+4-N)等指标的长期演变、季节动态和空间格局,探究了气象和水文因子对湖泊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近25年来,骆马湖水质总体处于Ⅳ~劣Ⅴ类.ρ(TN)变化明显(1.06~3.49 mg·L-1),历经波动下降(1996~2002年)、显著的年际波动(2002~2015年)和显著上升(2015~2020年)这3个阶段,是骆马湖的主要污染因子.高锰酸盐指数显著下降(2.97~6.38 mg·L-1),ρ(TP)和ρ(NH+4-N)波动相对较小,分别介于0.024~0.076 mg·L-1和0.11~0.69 mg·L-1. 2017~2020年夏...  相似文献   
554.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我国中部地区的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2012—2019年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计算中部地区的碳排放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对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①山西省碳排放量居中部地区首位,河南省次之,安徽省碳排放量位居第三,后为湖北省和湖南省,江西省碳排放最低;②2012—2019年在中部地区碳排放量聚集程度逐年减弱,高高聚集面积从210742.9 km2减少到153999.3 km2,低低聚集面积由148249.2 km2减少到103804.0 km2;③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的结果得到:对中部地区各省份碳排放影响因子解释力较大的为经济要素: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生产总值;中部地区各省份碳排放因子解释力较高的双因子交互多为经济要素.研究显示,中部地区各个省份碳排放分布及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碳排放的差异,本研究为中部地区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55.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NO2时空变化与气象条件影响,本文利用变分方法订正TROPOMI卫星NO2遥感数据,结合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分析气象条件对NO2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变分方法订正过的NO2浓度具有更可靠和高分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京津冀西北部地区的NO2浓度低,东部和南部浓度较高.北部燕山、西部太行山形成的半包围地形阻挡了大气污染物在京津冀平原地区的扩散,产生了不利的气象条件.其中,燕山南部的北京、天津和唐山以及太行山东部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气象条件较差,而高海拔地区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大气扩散条件较好.NO2浓度在春、夏季受到气象条件变化的显著影响,而在秋、冬季受到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气象条件对NO2不同浓度区间的作用不同,NO2浓度较低和较高时气象条件对其作用更为显著,而浓度处于转折区间时,气象条件对其影响较小.本研究开展的TROPOMI卫星变分订正、NO2浓...  相似文献   
556.
伊洛河流域河水来源及水化学组成控制因素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伊洛河是黄河中游南岸重要支流,由伊河和洛河在洛阳偃师汇合而成.流域上游矿产资源开采活动较多,下游城镇密集,工农业活动分布广泛.为探究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对伊洛河流域河水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分别在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2月)采集伊洛河流域干流和支流河水样品,借助水体氢氧同位素组成和阴阳离子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水体来源以及水化学组成控制因素,说明人为活动的影响途径和方式.结果表明:①洛河干流河水丰水期和平水期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56‰和-7.9‰以及-55‰和-8.1‰,伊河干流河水丰水期和平水期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49‰和-6.9‰以及-53‰和-7.8‰,丰水期和平水期河水主要接受当地大气降水补给;②洛河及伊河干流河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SO_4-Ca-Mg型,丰水期干流河水Ca~(2+)和HCO~-_3当量浓度占比低于平水期,而丰水期SO_4~(2-)当量浓度占比则高于平水期,显示丰水期较多硫酸盐输入;③碳酸和硫酸参与流域内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过程,洛河流域碳酸盐岩风化较明显,伊河流域硅酸盐岩风化较明显;④伊洛河流域人为输入影响表现在上游河水水化学组成受到金属矿产采选活动影响,下游河水水化学组成受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影响;⑤伊洛河流域上游和下游两种不同类型人为活动是河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空间上变化的重要原因,上游河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偏负,证实来自硫化物矿物氧化过程产生的硫酸盐贡献较大,进而间接证实硫酸参与岩石化学风化过程.下游河水硫酸盐硫同位素值偏正,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有关.  相似文献   
557.
宁武亚高山湖泊细菌群落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亚高山湖泊生态系统日趋退化,导致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结构改变.本研究以宁武亚高山湖泊公海(GH)水体细菌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Q-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深度的水体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探究细菌群落的时空动态及其多样性维持机制.结果表明,温度(T)、酸碱度(p H)、溶解氧(DO)、电导率(EC)、盐度(SAL)和铵态氮(NH4+)在每个月的不同采样深度间均有显著差异.细菌群落丰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动态,其中8月的丰度最高,11月最低;在水体中层(2、4和6 m)的丰度较高,表层和底层(0 m和8 m)相对较低.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在各月份和不同深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从4~12月整体上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相似性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不同深度之间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不同(P 0. 001).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VPA)结果表明在不同深度下,细菌群落多样性格局是环境选择和扩散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环境选择的相对作用更强,其中水体无机氮(NO3-、NO2-和NH4+)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总之,宁武亚高山湖泊公海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有明显的时空分布格局,环境选择作为主要因素驱动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格局.  相似文献   
558.
在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提出构建“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未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需要更好地发挥循环经济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中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从工业固废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多个维度发力,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持续动力和有力保障,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59.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区域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的协调持续发展,查明区域水资源实物量,选取水资源生态极为脆弱的吕梁山连片贫困区的南部地区,基于2008—2017年的水资源数据,编制区域水资源实物量表,分析水资源实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吕梁山南部贫困区水资源实物存量在研究期内呈明显增加趋势,增长值(含重复计算量)高达6101×104m3,其中地表水实物存量期间增长最快,地下水实物存量期间增长较慢;第一产业用水增加明显,这与区域高耗水的经果林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关。(2)居民生活用水增长明显,人均生活用水量增加较快,居民生活用水是当地水资源实物存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研究区各县水资源实物量空间分布差异大,县域间水资源平均存量最大相差3971.4 m3;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存量及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实际使用量均为隰县最多,吉县最少;隰县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多,汾西县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少。(4)实际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相关程度高,水资源的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实际使用量。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吕梁山连片贫困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0.
绿色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旨在调控资本供给,实现环境向好发展。以绿色债券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中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政策激励、金融基础、环境污染对绿色金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引入绿色金融的城市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的承载区域。(2)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显著提升绿色金融规模,而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都能与金融基础协同,促成绿色金融发展。仅在东部地区,政策激励能够缓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中西部地区则需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