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570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67篇
综合类   2027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72篇
社会与环境   462篇
灾害及防治   24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81.
在复合型大气污染治理常态化背景下,联防联控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区域性大气污染的主要解决措施和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山西省运城市大气污染物监测站点监测到的大气数据,分析了2021年运城市大气污染物SO2、NO2、CO、O3、PM2.5、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分析运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清单计算出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和排放量,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其防控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同行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2.
基于“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数据,重点分析了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PM2.5、PM10、NO2、SO2、CO均达到“十三五”时期最低水平,O3则呈现出由郊区向中心城区逐渐扩散的特征,并逐渐成为首要污染物;地表水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改善,2020年优良断面比例较2016年大幅提高23.1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实现清零;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降水pH略有上升,酸雨频率大幅下降。本研究有助于为“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3.
全球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简称EM-DAT)中1900~ 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综合趋势检验及突变点检测方法、标准差椭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灾害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及不同灾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洪水、干旱和风暴的危害性较大.其中,洪水发生次数最多,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惨重;(2)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发生次数先增加后稍有减少,总体呈上升趋势;因灾死亡人数则自1932年后大幅度减少,呈下降趋势;灾害经济损失持续增加,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上来看,灾害发生次数分布格局呈南北方向扩张、东西方向收缩趋势,整体往东南方向移动;灾害死亡人数空间分布先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后转变成西南-东北格局,且这种格局不断弱化,直到最后重新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灾害经济损失重心东西方向移动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经济损失主方向总体向西北方向转移;(4)洪水、风暴、地震、流行病、滑坡5种灾害与所有灾害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都达到0.57以上,相互作用较强,其中,地震与风暴两种灾害间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906).  相似文献   
184.
工业用地供应行为的演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分析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基于重庆市2009~2018年工业用地供应公告数据,建立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数据库,运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分布、冷热点分析和趋势面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1)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规模总体上处于波动下降趋势,供应的区位呈现较为明显的东北-西南方向分布.区位基尼系数具有波动性特征,市域和分区都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和均衡间反复.(2)工业用地供应点规模呈现出“主环-斑点”式空间布局模式,高密度核心逐渐向主城区中心聚集.供应规模的热点区县在主城区的东西两侧变动,冷点区集中在渝东北角.(3)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其西部和南部具有较大的工业用地供应规模,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5.
PM2.5对区域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淮海经济区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支撑部分,剖析其PM2.5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开展区域空气污染的联防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对研究区PM2.5浓度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淮海经济区PM2.5时空特征,最后基于淮海经济区PM2.5空间自相关特征,进一步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 表明:(1)淮海经济区逐日PM2.5浓度值呈现出周期性的脉冲型起伏变化规律,整体呈现出冬秋季高、春夏低的"U"型趋势.逐日PM2.5浓度振荡周期短周期为2~3d,长周期为6~7d.(2)淮海经济区PM2.5浓度的空间局部相关性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全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的菏泽市和西南的徐州市,冷点区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3)淮海经济区PM2.5浓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平均气温、平均降水、平均风速、林地比例和路网密度等因素,不同因素对PM2.5浓度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6.
187.
188.
2019年12月16—22日,四川“12•14”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13名被困矿工历经80多小时获救生还,引发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央视连发两条短评迅速成为热评,新京报网、中工网等刊!发社评,新浪微博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居高不下,推动舆情热度迅速达到本周舆情趋势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2月16—22日“四川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13名矿工被困80多小时后获救窗生还”热度最高,为100。  相似文献   
189.
190.
监测评估生态工程区的生态功能变化是实施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的重要参考。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WEQ)与GIS技术,评估分析了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锡林郭勒盟的防风固沙功能动态变化,并重点探讨了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对防风固沙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年均防风固沙量为14.56亿t,单位面积防风固沙约为74.78 t·hm~(-2),且分别以7.1%和6.3%的年均速率波动增加。整体来看,锡林郭勒盟防风固沙功能由东南向西北及东北方向递减,主要原因是东北部潜在风蚀风险较低。相比2000年,2015年锡林郭勒盟有32.63%的地区防风固沙能力升高,51.82%的地区稳定,另有15.55%的地区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此外,锡林郭勒盟防风固沙功能变化与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均呈显著相关。因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提升应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生态工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