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235篇 |
基础理论 | 23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42篇 |
灾害及防治 | 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松花江水环境问题剖析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松花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水污染现状,从全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及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污染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松花江流域管理模式,污染防治措施,及完善体制及建立市场化机制等具有可操作性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2.
113.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29(1):11-11
为了迅速遏制环境安全事件多发势头,有效消除或减少环境安全隐患,避免类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再度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将从2月7日起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投资约4500亿元重点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对11家布设在江河水边的问题严重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10个投资约290亿元的违反“三同时”的建设项目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114.
115.
文章通过研究冬春季硅藻水华发生前后汉江中下游水质、水文及气象因素的变化,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汉江中下游硅藻水华形成的影响。根据研究,汉江中下游硅藻水华发生时,浮游植物中以硅藻门种类最多,且以硅藻门的小环藻生物量最大。统计分析表明,汉江中下游冬春季硅藻生物量与平均气压、p H值、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化学需氧量、总氮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早春季节特有的气候条件(气压值较低)、水文水质条件(枯水期水体流速缓慢、COD及氮含量略高、透明度较低)可能给硅藻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条件,是汉江中下游硅藻水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6.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中碘的干扰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应用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尿中碘,对其干扰物质的种类、消除干扰的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H 3(以NH4OH计)平均消除率为97.91%,S2-平均消除率为98.37%. 相似文献
117.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着生藻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91~1999年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的着生藻类群落进行了生态调查。共观察到着生藻类49属,分别隶属于蓝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等5个门。本文还对着生藻类群落的生物密度、优势种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年度着生藻类群落种类数、生物密度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 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01,P=0.000),而ff与PAHs的溶解度则呈正相关(R=0.499,P<0.05);高环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受w(OC)变化的影响较为强烈,w(OC)每提高0.10%,2~6环PAHs的ff降低0.7%~11.0%;春季PAHs的底泥-水交换的ff大于夏季. 低环的Nap(萘)表现出明显的由底泥向水体的迁移行为,Phe(菲)和FlA(荧蒽)几乎接近于平衡状态,而高环的BaP(苯并芘)和BgP(苯并苝)则相反. 夏季PAHs的大气传输及本地排放源的沉降,可能为松花江干流PAHs的主要来源;汇入支流的输入可视为主干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另一来源. 水体中2~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5~6环PAHs则表现为强变异;底泥中3~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而其他环数PAHs则呈强变异. 从季节性变化来看,夏季底泥中PAHs的CV(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而春季水体中PAHs的CV则略大于夏季. 研究显示,PAHs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底泥中w(OC),以及外源性PAHs的输入,均会使不同环数PAHs在水体和底泥中的CV产生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