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31.
张鸿升  张毅  步德新  邹志国 《环境工程》2001,19(2):36-36,39
采用分散剂和胶蜡物消除剂 ,使废物回用产生的生化污泥与短纤维得到分离 ,短纤维回收率大于 5 0 % ,实现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32.
丙烯酸/硅溶胶复合比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乳液、硅溶胶为基本原料,通过添加偶联剂、闪蚀抑制剂等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结合复合基料的微观结构,探讨了丙烯酸/硅溶胶的复合比对复合涂料的耐温性、耐有机溶剂性、耐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膜的耐盐水、耐有机试剂、耐热性能均比纯丙烯酸涂膜大幅度提高;丙烯酸/硅溶胶复合基料固化膜随着其中硅溶胶含量的增加,硅溶胶成分有在涂膜表面富集的倾向,硅溶胶在涂膜表面的富集倾向及网状结构是上述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3.
234.
徐溢 《环境保护》1997,(6):22-24
研究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综合利用茧衣的技术方法,说明由茧衣制仿驼羊毛和丝棉的技术关键是除臭、、固胶和脱色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相关工艺的优化试验条件;实验结果为制丝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利用制丝副产物开发新产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35.
不同基质条件对生物膜细胞外聚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对比研究了处于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对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基质条件对胞外聚合物的总量、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产生影响,另外,基质条件与会对生物膜的表面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6.
颇具开发应用价值的白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白芨的基本生物特性 ,对其潜在的药物及食用胶开发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 ,提出了白芨资源应用的一些方法 ,为生物资源在广大山区的扩大发展提供了合理、有价值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237.
1988年6月14日下午,位于无锡市中心的无锡市鹤鸣皮鞋厂内一声巨响,震惊了全市。该厂打浆间发生汽油蒸汽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10余人轻伤。 事隔1月,江阴市皮革厂尼龙分厂的打浆间发生苯蒸汽间爆事故,死亡2人,轻伤1人。 去年夏天,无锡一家锅炉厂的打浆间又发生汽油蒸汽间爆事故,烧伤1人。 打浆间──这个一般在工厂不被人们所重视的作业场所,在无锡市地区两个夏天竟发生了三起爆炸事故,这不能不引起安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所谓打浆间,就是橡胶制品生产和皮革制品加工企业中用以配制胶浆的工作场所。打浆,是指生产用于粘合橡胶与织…  相似文献   
238.
239.
动胶菌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工艺设计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胶菌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中试结果,为日处理1 000 m3 含油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了工艺设计,按负荷法( 二种) 和降解动力学模型( 三种) 进行了池容的计算,评价了它们的合理性.发现,其中以中试为基础的三种计算方法:一种降解动力学模型( 据中试结果计算油去污系数) 、二种负荷法( 据中试中填料容积负荷、从中试扩大为生产规模的入流流量) 较为合理,可作为设计池容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240.
陈文超  王海增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2):1971-1978
为了研究开发经济、高吸附量、可再生的吸附剂,以Na2SiO3、MgCl2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优化蜂窝状硅镁胶,并分析制备硅镁胶的最佳焙烧条件,采用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电镜扫描(SEM)等手段对硅镁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质测定,研究硅镁胶对印染废水中弱酸性红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经500 ℃焙烧4 h后镁硅配比〔n(Mg2+)∶n(SO2-3)〕为3∶1的硅镁胶对弱酸性红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硅镁胶对弱酸性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吸附温度为25 ℃、投加量为0.5 g/L、ρ(弱酸性红)初始值为200 mg/L时,硅镁胶对弱酸性红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99.51 mg/g,脱除率达到99.34%;经过5次再生之后对弱酸性红依然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达到192.12 mg/g,脱除率为95.60%. 研究显示,以Na2SiO3、MgCl2为原料制备的优化多孔蜂窝状硅镁胶对弱酸性红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再生能力,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