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36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81篇
综合类   1704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340篇
灾害及防治   20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在4次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对潜水和浅层承压水的“三氮”含量进行了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分析,同时探讨了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地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较高,承压水中浓度明显高于潜水,4次采样结果承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均在50% 以上;(2)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承压水中能达到良好的标准,在潜水中超标率高;(3)氨氮浓度季节变化明显,9月份浓度显著高于4、6和11月。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潜水中6月份浓度最高,在承压水中季节变化不明显;(4)地下水氨氮含量空间变异性强,浓度较高的多集中在流经洪湖的内荆河两侧区域。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受气象因素、农业活动、农村生活污染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甘肃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发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荒漠化主要类型有风蚀漠化、水蚀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全区现有各类荒漠化土地21.3万km^2,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沙质荒漠化土有17.59万km^2。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河西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河西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以及生产实践中、水、土、植被资源等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用是引起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和轻减河西地区的荒漠化,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首先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第三是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尤其是防沙治沙中资金、科研、人才的投入,建设重点荒漠化防治项目,使河西地区最普遍的沙质荒漠化得到遏制;第四是加强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993.
摘要:选择土壤中残留的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这两种有机氯农药,分亚群计算人群暴露量,应用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人群健康风险的评价,并剖析人群健康风险水平以及风险来源。结果表明,无锡土壤的综合致癌风险为5.38×10^-5,综合非致癌风险为0.176。江苏无锡土壤残留的HCHs和DDTs对人体健康的平均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94.
在对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污处理和技术5个子系统的适应性要素构建沿江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分指数与综合指数法评估系统的适应能力水平、存在问题,并据此对江苏省沿江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分异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南部环太湖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高于中部滨江地区,北部地区适应能力最低;从各子系统适应能力得分情况来看,需加大对沿江地区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港口、码头等的布设;加快北部地区供排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风险应急防范能力;南部环湖地区重点开展节水型企业与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相似文献   
995.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严重以及交叉污染等特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由于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不完善,相关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监测管理存在不足,确定非点源污染大小、少资料区域污染定量化预测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以南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为例,对非点源污染中的不确定性及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分别针对平原河网圩区和平原河网非圩区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越南资源环境部日前发布的《2011年国家环境报告》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南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近年来,越南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同时城市、工业区及农村地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也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加,而且成分日益复杂,有害废物在各领域的排放中所占比例为18%至25%。城市是产生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约占总排  相似文献   
997.
近日,从江苏省发改委获悉,江苏省沿江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已从2003年的16.8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0亿元。目前沿江地区建成污水处理厂100多座,累计建成日污水处理能力360万t,提前3年且超额完成2010年规划目标。5年来,在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5倍的情况下,长江江苏段总体水质始终保持地表水二类标准,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乌鲁木齐市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冬季采暖期空气污染,从主客观二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十一五”和2020年环境保护目标,从7个方面分析论述了解决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的途径,使多年困扰乌鲁木齐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99.
南通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灌溉施肥带来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采集南通地区蔬菜地、水稻-小麦轮作地、水稻-油菜轮作地和桑地地下水样品,分析了不同农田种植体系下的地下水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蔬菜、桑地、水稻-油菜轮作、水稻-小麦轮作地地下水的硝态氮(N)平均值分别为12.2,9.53,7.95和6.12 mg/L,与氮肥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地下水硝态氮超Ⅲ类标准率(20 mg/L)的为4.8%,表明地下水已部分受到硝态氮污染。  相似文献   
1000.
以甘肃陇东地区油井污染土壤为菌源,分离得到5种降油菌并制成混合菌剂;对油污土壤添加混合菌剂,用膨松剂、翻耕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油污土壤中原油的降解程度,并对各处理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添加菌剂的条件下,翻耕的降解率显著高于静置;在添加等量锯末且静止条件下,添加35 g/kg、70 g/kg混合菌剂的降解差异虽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不添加混合菌剂;在添加等量混合菌剂且每天翻耕条件下,添加67 g/kg锯末的降解率显著高于不添加锯末;在添加等量混合菌剂和锯末条件下,每天翻耕、每5 d翻耕的降解差异虽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静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