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5篇 |
免费 | 174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97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242篇 |
综合类 | 739篇 |
基础理论 | 256篇 |
污染及防治 | 19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74篇 |
灾害及防治 | 1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3篇 |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森林可持续经营基本任务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目标的分析,提出了用于指导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3.
森林对污染物(SO42-)的过滤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的过滤器效应是指森林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缓冲作用,这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截留、吸附与净化一般是通过污染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与灌草层植物、枯落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组分间的转化过程来实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的净化效应是正确评估森林过滤器效应的关键.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净化效应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指明了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指出目前国内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观测与现象揭示阶段,缺乏对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研究,很少进行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这都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净化过程内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把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当作一个过滤器,从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几个亚系统方面介绍了森林过滤器对污染物净化缓冲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南京市大气污染有所改善,但仍面临着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问题.为探究污染物浓度对其前体物减排的响应,获得有效的减排策略,常利用大气化学模式进行多组基于排放扰动的敏感性试验,而这需要消耗大量计算时间和计算资源.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2015年大气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模拟结果进行机器学习,高效地预测了南京2019年PM2.5浓度日均值和日最大8 h臭氧(MDA8 O3)浓度对不同人为源排放控制情景的响应.随机森林结果表明2019年中国人为排放每减少10%,南京ρ(PM2.5)季节平均值下降2~4μg·m-3.当2019年中国人为源减排比例高于20%时,南京ρ(PM2.5)年均值将低于国家二级限值(35μg·m-3).若仅对中国地区O3前体物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同比例减排,反而...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讨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式,提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型,这经营方案实施策略的最优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李佳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4):43-45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当前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效益,发现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着分布不均、林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期秦皇岛森林生态系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48.
49.
基于土壤动态蓄水的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计量及其空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是森林提供的重要生态服务之一,而森林土壤对降水的拦蓄和调节起着主要作用。采用土壤动态蓄水能力法,以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雨量站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并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参数和降水数据进行空间栅格处理和相应的栅格运算,从而揭示了水源涵养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安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能力为19.66×108 t,单位面积森林年涵养水源能力为14 788 t/hm2;从空间分布上看,森林水源涵养量沿西苕溪由上游向下游呈减少的趋势;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竹林的水源涵养贡献率最大,达52.26%。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林火风险预测精度,挖掘地图上隐含的空间信息、时间序列上隐含的长期趋势和循环波动,提出1种基于缓冲区重采样的长短期记忆(LSTM)林火预测模型,选取15个与林火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方差膨胀因子为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方差膨胀因子大于10的因素具有共线性,并采用信息增益率验证筛选结果的合理性。考虑到火灾的空间聚集特性,采用缓冲区分析与过采样相结合方法减少样本不均衡现象的影响,最终得到176 732条样本。对12个影响因素和研究时间段的火点建立LSTM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缓冲区重采样的LSTM林火预测模型有效考虑时空上隐含的信息,预测模型准确率为87.06%,特异性为97.99%,敏感度为76.12%,阳性预测率为97.43%,阴性预测率为80.41%,ROC曲线与AUC值均优于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这2种基准算法。维尔克松秩和检验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基准算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林火风险预测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