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1篇 |
免费 | 166篇 |
国内免费 | 6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7篇 |
废物处理 | 40篇 |
环保管理 | 348篇 |
综合类 | 1748篇 |
基础理论 | 772篇 |
污染及防治 | 238篇 |
评价与监测 | 51篇 |
社会与环境 | 57篇 |
灾害及防治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83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微型浮游植物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存量,光合作用入手,阐明微型浮游植物在近岸海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在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2.
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绿化的主要目标,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成以林木为主、多种植物、多种效益的绿色系统,是城市绿色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回归大自然,回到森林环境之中,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43.
14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网页上发布信息:《自然》等著名学术刊物、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http://www.nwipb.ac.cn/xwzx/zhxw/200808/t20080829_1674857.html)报道,高寒草甸植物能够释放甲烷,但是草本植物群落和木 相似文献
14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治理措施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主体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微生物修复。文章首先综述了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其中植物修复包括降解、提取、挥发、根系钝化以及固定等,而微生物修复机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生物吸着以及生物转化;其次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如超富集植物积累重金属的单一性,植物的生长速度慢、积累效率低、适应性弱,微生物的种间拮抗作用等;最后对其发展前景提出展望,认为通过加强国际交流,重视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以及合理配置人才与资源等措施,有利于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出更具应用价值的复合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46.
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是在化学修复、植物修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综合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螯合剂种类、螯合剂施入时间、施入方式、浓度与剂量、不同富集植物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了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环境风险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7.
148.
氟离子电极法用于水质分析较为方便,而对于生物样品,因其组成较复杂,氟化物形态较多,测定时的溶样过程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由于采用不同方法的溶样、测定,所得结果必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别。本文选取测定过程比较简便,回收率及精密度较高的方法,进行植物氟化物的分析,并就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9.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和湿地植物腐烂分解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原复合型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水力负荷为0.067 m/d的条件下,监测湿地对CODCr、TN、TP、氨氮的去除率达到了66.3%、82.5%、43.2%、76%;采集了梭鱼草、美人蕉、芦苇、水葱、茭白、再力花6种挺水植物地上部分,测定了它们的TN、TP、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和它们腐烂分解过程中TN、TP、COD等释放强度。结果表明:梭鱼草、美人蕉、茭白释放强度较强,再力花和芦苇释放强度较弱,在选择湿地植物时综合考虑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力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再力花、芦苇等植物。 相似文献
150.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氮和磷的根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黄河三角洲湿地三种盐生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Lour).、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Pall).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氮、磷的根际效应,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根际效应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总氮、速效氮以及有效磷的含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根际土壤的总磷含量也高于非根际土壤。柽柳植株对氮、盐地碱蓬植株对磷的富集作用最强,并表现出明显的根际累积效应,这一结果对于滨海湿地氮、磷污染截留的植物修复技术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造成不同植物种类的根际效应差别的原因不同,pH值是影响柽柳根际速效氮累积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盐地碱蓬根际有效磷累积主要受到根际微生物和盐度变化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