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479篇
基础理论   384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在法定的最大残留允许限量以下,达到安全农产品的要求,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至关重要,作者所用方法是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的多残留检测方法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采用固相萃取代替传统的液一液萃取;用氮吹仪代替旋转蒸发仪,大大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步骤,节约了时间,且回收率达到了农残检测技术要求.该方法能对有机磷,有机氯(包括拟除虫菊酯)和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析准确定性、定量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52.
灭多威的环境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灭多威的环境毒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在土壤和水虽的归趋;在作物上的残留;在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对水生物,天敌和有益节肢动物,高等动物和人以及植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953.
丁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前言丁草胺(Butachlor),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N-J氧甲基-2′,6′—二乙基氯代酰替苯胺。主要去除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杂草,对藻类也有一定的防效。丁草胺有一定毒性,大白鼠口入LD_(50)为3300mg/kg(乳油);鲤鱼48hTLM为0.81ppm;对人眼、皮肤均有刺激作用。其在水稻田中的残留动态,亦有所报道。但关于它在各种条件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国内尚少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试验用江苏昆山的10%丁草胺粉剂,土壤为上海农学院农场水稻土(轻壤,有机质2.48%)。 2 降解试验 2.1 试验设计如下(表1): 试验1~3,各设置对照、湿土(含水量15%~  相似文献   
954.
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综合治理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5.
测定水中农药残留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已研制出的酶片和显色基质片快速测定水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 这种方法能够在田间没有仪器的情况下检测农药的危险水平.对于大多数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其检测灵敏度在見0.1—3.0ppm范围.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容易在田间现场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6.
西红柿中三嗪类农药的残留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举  李光浩  海华 《环境化学》2007,26(6):862-863
本实验通过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N/质谱检测法(SPE-HPLC/UV/MS),研究西红柿中西玛津、阿特拉津、扑灭通、特丁通、莠灭净、扑灭津、特丁津、扑草净、扑莠净、草达津和杀草净十一种三嗪类化合物的残留情况,建立西红柿中三嗪除草剂多残留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7.
物种灭绝的若干种可能的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集合种群共存动力模式,研究了由于栖息地毁坏而导致物种灭绝的顺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群落里各物种种群具有相等的死亡率的假设下,栖息地毁坏而导致物种的灭绝存在3种最基本可能的顺序,既最弱物种与最强物种相伴灭绝,最强物种与最弱物种是强弱交替灭绝,以及由强而弱依次灭绝.参7  相似文献   
958.
中国穿山甲受危状况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19种,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较高的受危指数(Ti=0.6947)表明它处于高度受危状态,已成为濒危物种(En).最关键的外在致危因素是过度狩猎、利用和走私,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种群分布格局的片断化.上世纪60年代后至今,估计中国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了88.88%~94.12%,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0.001134~0.056头/km^2,较高的狩猎压力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走私还将持续,受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潜在的绝灭危险继续上升.要缓解中国穿山甲当前的受危状况,减轻狩猎压力,保护好现有栖息地,打击走私是当务之急.依据IUCN红色名录(Red List,version3.1)和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对受危物种等级标准的定义,以及CITES附录物种等级标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等级标准,中国穿山甲应当从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级(Vu)和IUCN红色名录里的低危接近易危(LR/nt)上调为濒危级(En),由CITES附录Ⅱ上升为附录Ⅰ,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上升为Ⅰ级保护.图3表1参40  相似文献   
959.
转基因植物入侵性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学 (种子水平和成体水平 )和生理生化 (酶表达、蛋白检测、光合能力等 )层次 ,探讨转基因植物 (GMP)可能形成入侵性的一些特性 ,尝试建立GMP入侵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0.
待测样经蒸馏、乙醚萃取、氢氧化钠反萃取后,常见干扰物质均可以除去,PCP-Na溶液在波长32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其它酚类物质在该波长处不干扰测定。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稳定性好。本法测定PCP-Na的回收率,在水中为100.74%,在土壤中为9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