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芳烃作为原油的主要组分之一,蕴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常用原油中芳烃的分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评价原油的有机质来源和热成熟度等指标。为了补充油品化学指纹的基础鉴别指标和数据,找出适用于油样鉴别的芳烃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本文主要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七种原油芳香烃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并计算分析了甲基萘比值(MNR)、二甲基萘比值(DNR)、三甲基萘比值(TNR)、甲基菲比值(MPR)、甲基菲指数(MPI1)和甲基菲分馏系数(MPDF)等常见的芳烃特征比值。从原油中芳烃组分相对含量分布来看,七种原油均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从原油芳烃的特征比值来看,成熟度参数(MNR、TNR1、TNR2、MPR、MPI1、MPDF1和MPDF2)均反映出所有原油的高成熟度,其它芳烃参数如DNR1、DNR2和TNR4等比值反映原油的母质来源及生物降解等信息,由芳烃特征比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可知,与成熟度参数MNR和MPI1相比,DNR1、DNR2和TNR4在不同原油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从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看,不同地区原油间差别较大,其中巴西原油最富集13C,阿曼原油和委内瑞拉原油最亏损13C,二甲基萘和菲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在不同油样间的差异最明显。将显著性差异大的芳烃参数与芳烃δ13C值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区分七种原油。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七种原油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明显的区分效果,利用不同油样芳烃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可实现对油样来源的鉴别。  相似文献   
52.
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低氨氮污水,通过控制溶解氧(DO)和出水氨氮(NH4+-N)的浓度,研究了控制DO/NH4+-N(R值)实现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短程硝化的可行性和不同温度(30、20、10℃)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系统对R值的需求.结果表明,通过比值控制,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可以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在30、20、10℃条件下,系统实现短程硝化所需要的R值分别为0.50(±0.05)、0.35(±0.03)和0.20(±0.02).因此可知,温度越低,系统实现短程硝化所需要的氧抑制越强.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实验表明,通过比值控制,氨氧化菌(AOB)得到一定的富集,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相对数量逐渐减少.基于比值控制和污水水质的特点,选择短程硝化的方式有所不同,低氨氮废水选择半量亚硝化,而高氨氮污水则选择全量亚硝化.  相似文献   
53.
采用测试气相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比较了中温厌氧降解和高温厌氧降解过程中甲烷(CH4)生成途径的差异,表征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CH4生成途径的演变,并结合气液相化学组分和产甲烷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对同位素表征结果进行了验证.中温(35℃)条件下,垃圾降解初期甲烷13C同位素比值(δ13CH4)下降至-69.5‰,表明此阶段CH4主要产生自CO2还原途径;随着垃圾降解进入快速产CH4阶段,δ13CH,值相应迅速上升至一23.8%o,说明乙酸发酵逐渐成为CH4生成的主要途径,FISH实验结果也发现此阶段以乙酸发酵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ceac为主;当产CH4速率逐渐减小进入稳定期时,δ13CH,值迅速降低至-55‰后相对稳定,说明乙酸发酵途径的比例减小,并且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高温(55℃)条件下,δ13CH4值始终维持在约-70‰,表明甲烷主要由CO2还原作用生成,在快速产CH4,阶段,乙酸氧化和CO2还原作用是CH4生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节约创效的工作思路,指出节约电力等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滨海水厂作为大港油区唯一的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单位,耗电量分为两部分:净水工艺系统耗电和外供水系统耗电。外供水系统耗电既二级泵房的外供水泵用电是水厂耗电主要部分,占水厂总耗电的68%,因此降低外供水泵系统用电单耗是降低供水成本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滨海水厂外供水泵系统改造情况,就降低外供水泵系统用电单耗的对策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5.
采用测试气相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比较了中温厌氧降解和高温厌氧降解过程中甲烷(CH4)生成途径的差异,表征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CH4生成途径的演变,并结合气液相化学组分和产甲烷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对同位素表征结果进行了验证.中温(35℃)条件下,垃圾降解初期甲烷13C同位素比值(δ13CH4)下降至-69.5‰,表明此阶段CH4主要产生自CO2还原途径;随着垃圾降解进入快速产CH4阶段,δ13CH4值相应迅速上升至-23.8‰,说明乙酸发酵逐渐成为CH4生成的主要途径,FISH实验结果也发现此阶段以乙酸发酵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ceae为主;当产CH4速率逐渐减小进入稳定期时,δ13CH4值迅速降低至-55‰后相对稳定,说明乙酸发酵途径的比例减小,并且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高温(55℃)条件下,δ13CH4值始终维持在约-70‰,表明甲烷主要由CO2还原作用生成,在快速产CH4阶段,乙酸氧化和CO2还原作用是CH4生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6.
提出一种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提取水体信息的斜率比值法(SR),比对不同方法、不同类型水体和不同季节影像的数据,结果表明:SR法相比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NDWI)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MNDWI),水体信息提取精度更高,且对阈值精确度的要求低,阈值一般设定为2.0;SR法适用于清澈水体、浑浊水体、浅水河滩等水体,对河流干流和较大支流的提取精度达到99%,细小支流、沟渠的提取精度为66%,面积较小的水体提取精度为65%;在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时,SR也能较好地去除阴影。  相似文献   
57.
三丁基锡对正常人胚胎羊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研究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对正常人胚胎羊膜细胞FL(human amniotic cells)的Bcl-2、Bax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1、2、3、4μmol·L-1三丁基锡下作用2 h后,FL细胞的Bax蛋白表达量随浓度增加逐渐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仅在3、4μmol·L-1浓度组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作为凋亡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Bax/Bcl-2比值在三丁基锡高浓度组(3、4μmol·L-1)相比于对照有显著升高;而p53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Bcl-2和Bax参与了TBT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8.
以生物滤池为反应器,以NH_4~+-N、NO_2-~-N的浓度变化为指标,对厌氧氨氧化菌种的活性恢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种的活性恢复具有一定的稳定适应期,本试验条件下适应期为14d,24d即可完成活性恢复,NH_4~+-N、NO_2-~-N去除量比值为(1∶1.27)~(1∶1.32),接近厌氧氨氧化过程1∶1.31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59.
原油及油制品中多环芳烃化学指纹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油及油制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溢油鉴别是确定海上溢油事故污染源的重要技术.使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汽油E90#、汽油E93#、润滑油150SN、轻柴油-10#、柴油5#、重柴油180#、重柴油380#、俄罗斯原油及大庆原油的PAHs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各种PAHs中,萘(Nap)、2-甲基萘(2-MN)和1-甲基萘(1-MN)的含量最高,三者总和占52%~86%(质量分数,下同).轻质油(汽油、轻柴油、柴油和润滑油)和重质油(原油和重柴油)的化学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重质油中2-MN平均为28%,轻质油中Nap平均为42%.Nap/2-MN(Nap与2-MN质量比,以下各物质表述意义同)和Nap/1-MN的比值关系区分的趋势类似,并且存在典型的线性相关性(R=0.92,p<0.01).表明原油及油制品中的Nap、1-MN和2=MN的含量相对固定,使用Nap/2-MN和Nap/1-MN比值方法鉴别油类品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种油样的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和有潜力的溢油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0.
蛤蟆通河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张涛  何锦  李敬杰  曹月婷  龚磊  刘金巍  边超  蔡月梅 《环境科学》2018,39(11):4981-4990
为研究蛤蟆通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2017年先后采集地下水样品59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蛤蟆通流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蛤蟆通流域的水化学演化规律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质量分数为22. 1%~72. 4%,平均为48. 7%;阴离子以HCO_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质量分数为35. 3%~97. 5%,平均为80%; TDS介于93. 3~521. 1 mg·L~(-1),平均值为219. 1 mg·L~(-1),均为淡水;地下水类型以HCO_3-Ca、HCO_3-Ca·Mg和HCO_3-Ca·Na型水为主;地下水样品均分布在Gibbs模型左中部,说明该流域水化学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通过离子来源分析,该区主要离子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