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2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梭梭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表征类群。本项目选取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退化梭梭生长的不同区域,即对照组(长势较好)区、沙鼠迫害区、牛羊践踏区,选择晴好天气,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得3个样地内退化梭梭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梭梭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光合午休特点;由于3个样地所受干扰程度的不同,梭梭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各指标均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沙鼠迫害区与对照组区内梭梭光合指标差异性较为显著,牛羊践踏区内与对照组区梭梭无显著差异,光合能力总体表现出对照组区>牛羊践踏区>沙鼠迫害区。  相似文献   
52.
铜导线短路熔痕微观形貌特征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制备了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利用KYKY-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内部气孔的数量、大小、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一次短路气孔的数量、分布与二次短路之间的差别与长期采用的鉴定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53.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as cultivated adopting internal-circulate sequencing batch airlift reactor.The contradistinctive experiment about short-term membrane fouling betwee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ystem and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The membrane foulants was also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oscopy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had excellent denitrification ability;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N could reach 90%.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could alleviate membrane fouling effectively.The steady membrane flux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as twice as much as that of activated sludge system.In addi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could result in severe membrane pore-blocking, however,the activated sludge could cause severe cake fouling.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foulants were identified as comprising of pr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54.
55.
“5.12”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s 8.0级大地震,震后遥感影像解译与调查结果表明,在约48 700km2的区域内,地震诱发了不少于48000处的滑坡灾害。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使用滑坡面积与滑坡数量这两个统计参数,对滑坡的地层岩性、坡度、滑向、高程、所在烈度区、上下盘位置和与发震断裂的距离等共7个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滑坡多发育在(1)砂岩、粉砂岩、千枚岩与灰岩地层中;(2)坡度为30°~50°,尤其是35°~45°范围内;(3)沿着垂直于发震断裂SEE方向运动;(4)高程为800~2000m,尤其是1000~1600m范围内;(5)Ⅷ~Ⅺ烈度区范围内;(6)发震断裂的上盘:(7)距离发震断裂40km,尤其是10km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56.
王旭东  张银辉  王磊  张慧慧  夏四清 《环境科学》2014,35(11):4176-4184
为进一步研究多种蛋白质体系超滤过程的膜污染机制,采用切割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超滤膜,对溶菌酶(lysozyme,LYS)、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LYS+BSA等3种不同蛋白质溶液的超滤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接触角仪、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测定了不同污染阶段膜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滤膜通量变化明显呈现3个阶段:初期(约0~5min)衰减迅速、中期(约5~60 min)衰减缓慢、后期(约60~120 min)趋于稳定;整个超滤过程中,LYS污染膜的通量衰减幅度最大,LYS+BSA次之,BSA最小.膜特征参数变化表明:LYS对膜的初期污染主要以膜孔窄化为主,中期污染由膜孔堵塞和膜孔窄化共同控制;BSA初期膜污染以膜孔堵塞为主,中期污染以膜孔窄化为主;滤饼层过滤是BSA、LYS后期膜污染的主要机制.LYS+BSA二元混合溶液中的LYS对膜污染的产生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毕耜明 《安全》2015,(11):8-11
本文针对高温高压管道焊接时产生的密集性气孔进行了分析,查明了产生的原因,在更换管道处理过程时,由于受现场条件限制,在不便于开展常规热处理工艺的情况下,采取了变更设计材质、重新选择焊接方法的方案,制定了适合的施工工艺并予以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58.
油田污染土壤残油组成与特征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坚  张旭  李广贺 《环境科学》2012,33(4):1352-1360
为揭示石油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残油组分特征,筛选土壤残油的生物降解性评价参数,选取大庆、胜利、百色3个油田区共18个深度降解的石油污染土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土壤残油中链烷烃(正烷烃+姥鲛烷+植烷)、多环芳烃(PAHs)、萜烷、甾烷及三芳甾烃等5类超过100种石油烃单体.结果表明,经长期降解后残留在土壤残油中总烷烃残留率低于10%,总PAHs残留率低于30%,而萜烷、甾烷及三芳甾烃等生物标志物较难降解.正烷烃降解性随碳数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碳数<37的正烷烃降解率平均值>80%;PAHs中2~4环PAHs降解率平均值>70%,5~6环PAHs较难生物降解;萘系列、菲系列、系列及苯并[e]芘系列中随烷基取代数增多而残留率增高.残油中可被GC-MS识别的组分<3%,主要为碳数高于20的正烷烃、烷基取代萘和菲、萜烷、甾烷及三芳甾烃等生物标志物.基于烷烃及多环芳烃组成特征,筛选出6个由易降解组分含量与总油或难降解组分含量的比值构成的标准残油的特征参数,可用于判断污染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59.
在铜胁迫下,以水培的方法,对污染区、非污染区海州香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Chl)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5μmol/L和45μmol/L铜处理下,污染区、非污染区海州香薷Pn均显著下降,但是污染区Pn下降了16%~27%,非污染区Pn下降了56%~62%。此外,非污染区海州香薷Gs、Ci均明显下降,Ls明显上升,Chla、Chlb含量没有明显变化(15μmol/L铜的Chla含量除外),表明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但是,污染区海州香薷Gs、Ci、Ls上升或轻微变化,Chla、Chlb含量均明显下降,表明其光合作用可能不存在气孔限制,同时Chl含量明显下降可能是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此研究揭示了金属型植物光合作用差异及其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可为进一步查明其生长限制因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正日本名古屋大学近来发表一份公报称,该校教授木下俊则率领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扩大植物表皮上的气孔,使植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植物产量也随之增加.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表皮保卫细胞的光受体接受太阳光后,就会激活细胞膜内称为"质子泵"的酶.于是,保卫细胞开始从外部吸收钾,渗透压上升,水随之流入,使保卫细胞膨胀,于是气孔打开.研究人员对拟南芥实施基因操作,使其保卫细胞中"质子泵"的个数增加到原有的1.5倍.向其照射光之后,气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