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969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467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7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81.
水中三嗪类除草剂的检测与分析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嗪类除草剂作为预防农田杂草生长的除草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由于水中农药残留浓度属痕量级,建立高效富集与分析方法非常重要.选取了6种三嗪类物质,建立了对水中痕量三嗪类物质的SPE-HPLC分析方法,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6种三嗪类物质的回收率在94%~116%之间,方法检测限在0.08~0.18 μg·L-1之间,方法重复性和检测限均能满足痕量分析及其质量控制的要求.3种水样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某河水中测得莠去津和扑草净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8±0.43) μg·L-1和(7.12±0.54) μg·L-1.这说明该水体三嗪类农药的污染需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82.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甲胺、二甲胺、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通过优化相关测定条件,使5种挥发性脂肪胺在0.005 mg/L~2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4 mg/m3~0.4 mg/m3(以采集20 L空气样品计).5种挥发性脂肪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1.0%~113%,6次测定结...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求取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和热通量.经山西神头和山东莱芜两地实测资料验证,用修正的Priestlev-Taylor模式。取a=0.45。β=20w·m~(-2)或β=0计算热通量H,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热通量与太阳总辐射之比随太阳高度角φ、对流状况而变。用BriggS(1975)公式计算热通量比实测值平均大20~30%.  相似文献   
984.
淮北台DSQ型与SSQ-2I型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淮北台DSQ型水管和SSQ-2I型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质量从一般指标和内精度指标进行定量判定,结果表明水管仪观测质量较高,稳定性不及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数据均受大风和降雨影响。因仪器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因素不同,记录到同震形变波在响应延迟、最大振幅和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85.
探讨了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与废水中甲醇方法的完整性和可信度,并通过对影响该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利用对比法对测量不确定的验证,最终发现该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可作为水与废水中甲醇日常监测的首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6.
饮用水中阿特拉津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氯甲烷液-液萃取技术,萃取液经毛细管柱DB-5(30 m×0.32 mm×0.25μm)分离,用氮磷检测器(NPD)检测饮用水中阿特拉津,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及精密度,能达到GB 3838—2003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7.
第1讲:城市减灾的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灾害的概念早已有之,但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科技进程,它源于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减灾十年”统一行动。1987年12月联大42届大会 形成了169号决议,定于20世纪90年代在 全球范围为开展、国际减灾十年”行动,具体目标旨在提高发展中国家防灾、抗灾的根本能力。1989年第44岂联大又作出决定在每年的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开展一次全世界范围的“国际减灾日”。作为国际社会对城市的关注及对于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在1996年“城市化灾害”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中得到明确的和强化。联合国强调,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应自觉 关注到城市化过程中的灾害趋势,一个城市是否具备防范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质量及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伴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1999年7月5日-7月9日,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它通过了《日内瓦战略》这一国际减灾的21世纪战略。  相似文献   
988.
989.
990.
刘京生 《环境化学》2004,23(2):237-238
可口可乐是相对于含酒精的“硬”饮料而言的一种软饮料 ,它是美国药剂师约翰·佩伯顿于 1 886年发明的 ,他分别从可口 (coca)和可乐 (cola)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提取液汁 ,制成一种饮料 ,取名为“可口可乐” .它以其特有的味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全世界有 1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 ,每天要喝下 2 5亿多瓶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中含有PO3-4 ,NO-3 和SO2 -4 等多种组分 .例如 ,磷酸是可乐的主要成分之一 ,是在加工制造时加入的 .磷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但人体摄入PO3-4 过多会影响钙的代谢 .所以在食品加工制造时 ,所用磷酸 (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