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1032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312篇
评价与监测   12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王亚峰  穆文斌 《环境工程》2014,32(10):34-37
为使陕西陕化煤化工有限公司的气化废水达到治理的目的,通过除钙沉淀和均质调节的方法,采用鼓风机+碟式射流曝气器+循环泵组合的新型SBR工艺,使处理后的出水ρ(COD)降到50 mg/L、ρ(氨氮)降到12 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气化废水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12.
对不同质量浓度的NH3-N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内的去除过程进行考察,并且对比分析了去除率和硝化强度,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ρ(NH3-N)及植物种植等因素对人工湿地中AOB(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5d的情况下,模拟低污染水ρ(NH3-N)分别为0.6~0.7和4.5~5.0mg/L时,芦苇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1.9%和62.2%. 较高的ρ(NH3-N)和种植芦苇有利于提高湿地硝化强度和AOB群落多样性. 系统运行50d时,处理高ρ(NH3-N)和低ρ(NH3-N)低污染水的芦苇湿地的硝化强度分别为0.164和0.103mg/(kg·h);AOB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系统运行90d时)分别为2.32和1.75. 处理高ρ(NH3-N)的低污染水时,空白湿地和芦苇湿地的硝化强度分别为0.082和0.164mg/(kg·h);AOB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系统运行90d时)从1.95增至2.32.   相似文献   
913.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富含大量的氮磷元素,从剩余污泥中回收磷是解决磷资源日益缺乏的一种有效途径。探寻出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规律是实现剩余污泥中磷回收的首要前提。因此,以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建立污泥停留时间为5d的中试模型系统。通过系统分析5d停留时间的厌氧条件下污泥中污泥浓度、上清液总磷和氨氮浓度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污泥磷回收提供支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试系统污泥停留时间5d的厌氧条件下,剩余污泥微生物衰亡自溶或被分解,胞内物质释放,从而使固态物质转化为液态,污泥中磷及相关的氮等物质得到了较大的释放,污泥上清液总磷和氨氮质量浓度可分别达到100和40 mg·L^-1以上。所释放出的氮磷浓度足以满足鸟粪石回收氮磷方法所需的最低经济性要求,为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后采用鸟粪石的方法回收释放的氮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研究中还发现5d停留时间下, SS和VSS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二者分别减少8.34%和10.14%以上,其中VSS的减少量占SS减少量的65%左右。同时,进入厌氧反应系统的初始污泥浓度对于氮磷的释放有着较大的影响,反应系统的SS在6300~7200 mg·L^-1的条件下,磷和氮的单位质量污泥释放量达到最佳,分别达到单位干污泥0.015和0.006 mg·mg^-1。研究结果为剩余污泥中回收氮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14.
为了有效降低经络合萃取处理后的T酸废母液中氨氮和总氮的浓度,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对T酸母液进行Fenton氧化和蒸氨预处理,讨论了Fenton氧化、pH值、气液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降低了T酸废母液的氨氮浓度,有利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去除率增幅明显.蒸氨过程中,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随着pH值、温度和气液比的增大而升高,在pH值为11,气液比为3000,温度为95℃的条件下反应120min,氨氮去除率大于99%,总氮去除率大于97%.蒸氨预处理的氨氮去除动力学方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k=0.00883min-1.反应的阿伦尼乌斯方程为:ln(k)=-1.97161-1016.5026/RT,R2=0.9959,反应活化能为8451.20J/mol,指前因子为0.139min-1.蒸氨是处理高氨氮T酸废母液有效手段,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5.
李敏  陈滢  刘敏  刘彦菲 《环境工程》2015,33(4):20-24
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会影响生物脱氮过程,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采用SBR法处理模拟畜禽废水厌氧消化液探究金霉素、碱度和温度对生物脱氮的限速步骤硝化过程的影响。6个相同的SBR反应器分别在25,30℃、不同金霉素浓度和碱度条件下运行166个周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碱度下,金霉素质量浓度依次为0,5,20 mg/L时,随着金霉素浓度升高,氨氧化率降低,亚硝态氮积累率升高。不同温度和金霉素浓度下,氨氧化率随碱度的减少(ALK/N分别为9.28、7.14、4.76、3.57、2.38、0)而降低;而亚硝态氮积累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由此可见,金霉素对AOB和NOB均有抑制作用,致使氨氧化率降低;其中,金霉素对NOB的抑制作用大于AOB,造成亚硝态氮累积。金霉素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致使亚硝态氮积累率增加。  相似文献   
916.
厌氧消化被广泛应用于餐厨垃圾、有机废弃物和高浓度废水等的资源化处理,但实际应用中,厌氧消化常由于易酸化、氨氮抑制和产甲烷菌对环境因素敏感等原因,造成消化过程不稳定、产甲烷率低等问题。生物炭具备制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将其添加至厌氧消化系统中,可维持体系稳定运行和提升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介绍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理化特征,并从生物炭提升厌氧消化系统缓冲能力、吸附抑制剂从而缓解氨氮抑制及其作为微生物载体等方面,对生物炭促进厌氧消化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17.
918.
919.
沙颍河流域是我国淮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为揭示流域非点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估其对水污染的贡献,以沙颍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采用流域水循环系统模型(HEQM模型)模拟了重点断面2012-2015年月径流和氨氮浓度过程,辨识了污染源类型及其贡献,揭示了非点源负荷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①径流和氨氮浓度的模拟效果较好,HEQM模型在沙颍河流域(河南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②非点源氨氮污染负荷占多年平均总负荷量的37.40%,在污染时期占比为29.32%.沙河和颍河上游污染时期的非点源负荷比例较高,分别为91.49%和90.45%.③非点源氨氮负荷对丰水期(6-9月)和平水期(3-5月、10-11月)污染的贡献较大,占总负荷的48.83%和51.92%;从年际变化来看,2012-2015年各年份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似,但2014-2015年单位面积非点源污染负荷较2012-2013年明显下降.研究显示,沙颍河流域(河南段)非点源对氨氮污染的贡献已不可忽视,丰水期和平水期是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20.
温度及氨氮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火山岩为载体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进行实验室小试,研究供氧受限条件下,BAF的硝化反硝化运行特性及温度(10℃~30℃)和氨氮负荷变化(0.069~1.32kg/(m3·d))时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当氨氮负荷为1.10kg/(m3·d),供氧受限时,温度从20℃升高到30℃,反应器的硝化效率仅增加10%左右,表明BAF中硝化作用主要受溶质的传递、扩散速率控制而不是受与温度有关的动力学参数控制;然而,相同负荷下,当温度控制在15℃时,硝化效率明显降低,说明20℃是一临界点。此外,20℃时随氨氮负荷的增加(从0.825kg/(m3·d)提升到1.32kg/(m3·d)),氨氮去除率略有下降,但在第3个取样口处却发现有亚硝酸盐氮累积现象,这是因为在供氧受限时,随负荷的增加,溶解氧相对短缺发生了部分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