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7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1956篇
安全科学   12414篇
废物处理   351篇
环保管理   2324篇
综合类   12023篇
基础理论   1109篇
污染及防治   1014篇
评价与监测   675篇
社会与环境   332篇
灾害及防治   267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2031篇
  2013年   1239篇
  2012年   1610篇
  2011年   1648篇
  2010年   1323篇
  2009年   1464篇
  2008年   1423篇
  2007年   1282篇
  2006年   1314篇
  2005年   1454篇
  2004年   1842篇
  2003年   1782篇
  2002年   1057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613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540篇
  1995年   471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张墨  梁波 《劳动保护》2005,(9):44-44
8月9日,山西省政府通过对煤炭生产企业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的专项治理整顿后,首次将劳动用工管理纳入煤矿整顿验收工作,要求停产整顿煤矿复产时,必须过“劳动用工”验收等4项指标,且须全部达到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2.
截污工程完成后武汉东湖自然净化速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几十年来武汉东湖水质监测资料和数据,在东湖截污工程完成后,没有新的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前提下,对东湖水体通过自然净化恢复到健康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数学和科学论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地泥营养物质的情况下,东湖水体通过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收获鱼类和高等植物造成的营养物的输出,只需要3a左右的时间就能恢复。然而如果考虑地泥的影响,几十年沉积在地泥的营养物质持续向水体中释放,然后再通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水质需要35a以上才能得到恢复。可见,截污后东湖要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处于富营养状态,地泥是造成东湖长期富营养化的关键。解决东湖污染问题的关键是清除地泥,因此得出结论:挖底泥后引入长江水源来加速东湖水体改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事故因果论     
要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了解事故发生、发展的机制。近年国际安全界广泛采用“事故事件链”和“事故致因模型”理论,探讨安全生产原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以往事故的教训,用伤亡事故致因模型,查出发生事故的近因、远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本原因,以便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把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近日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讲的是某单位为了搞好安全,组织一次安全培训考试,结果令人扼腕的是,3000份答卷只有几种笔迹。  相似文献   
16.
泉州市公路局下辖9个公路分局及路政管理分局、石砻收费站、工程处、筑路机械厂等12个科级单位和5个通行费征收所(站),全局干部职工2500多人,担负着辖区内近2000公里主干线公路的养护、路政管理、通行费征收和公路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7.
洪流 《环境》2008,(Z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关于电子废物管理的法律环境和实际情况,借鉴了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以教育为根本,法律、系统和技术三条主线同时推行的战略方针,希望能以此提高我国对电子废物的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20.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工具,注重对产品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因而在推动生产及解决诸多环境冲突方面已显出巨大的优越性,作者主要就LCA的定义,特点,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使这一客观定量的环境评价工具得到重视,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