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64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3,(7):4
人口增长抵消可再生能源红利联合国日前发布新能源《全球跟踪框架报告》称,过去20年,人们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以及为民众提供基本电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上述进展所带来的红利没有满足人口急速增长引发的巨大的能源需求。过去10年,世界上有17亿人口使用上了电能,但与此同时,世界人口也增加了16亿,两者几乎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592.
天津市塘沽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近年来投人大量资金建设水源工程,积极开展节约用水管理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得到了国家水利部肯定。截至目前,塘沽区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7%。该区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了16m^3,低于全市平均值的20%。  相似文献   
593.
水稻土中氮素对微生物固砷的扰动及效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张静  周少余  王鸿辉  李建  赵聪媛  黄鹏  陈铮 《环境科学》2022,43(11):4876-488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稻田土壤的砷污染问题表现突出.稻田长期处于淹水的缺氧环境下,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介导的砷形态转化速率和程度均强于化学过程.理解和认知微生物对稻田土壤中砷固定的关键过程及作用机制将为开展稻田砷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综合分析了砷在稻田土壤中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涉及淹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参与As (Ⅲ)固定两条重要途径:Fe (Ⅱ)氧化成矿耦合As (Ⅲ)固定(间接过程)与As (Ⅲ)直接氧化固定(直接过程).同时,就氮素在土壤的形态及分配对微生物参与砷固定的响应过程也展开系统性论述.其中,总结了参与微生物砷固定与氮素转化的关键基因表达及代谢机制;最后,归纳了砷污染稻田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594.
进入麦收时节以来,一些地区违规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火灾。农业部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主要秸秆总可收集量为7.9亿t,利用量为5.86亿t,综合利用率为74.1%,较2008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95.
在宁夏灌区选择设施菜田(n=4)和水旱轮作大田(n=4),通过田间多点取样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分布特点,以及其迁移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150 cm土壤剖面溶解性总氮(TS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5.6、1.5~3.4倍和1.6~9.8倍。设施菜田土壤氮素主要累积在0~5 cm和5~20 cm土层,而大田主要在40~100 cm土体。设施菜田和大田土壤溶解性总氮占全氮比例分别在5.4%~11.5%和2.2%~4.9%之间,前者的淋失风险较高。设施菜田各形态氮素累积量表现为SON>NO3--N>NH4+-N,大田为NO3--N>SON>NH4+-N。设施菜田浅层地下水中TSN、NO3--N和SON含量也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平均含量分别是后者的9.5、13.8倍和7.0倍。因此,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都是2种类型农田氮素累积的主要形态,也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96.
秸秆覆盖与氮减施对土壤氮分布及地下水氮污染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究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氮减施对土壤氮分布、地下水氮污染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河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本试验设置常规施肥为对照(CK 处理),以30%氮减施(N1)、20%氮减施(N2)和10%氮减施(N3)为3 个减施水平处理,每个减施水平设秸秆表覆(B 处理)和秸秆深埋(S 处理)这2 个处理....  相似文献   
597.
为揭示交叉口车道的布设、交通流量、车辆所在时空位置等要素对直行车辆出口车道选择行为的影响,保障直行车流运行安全,运用专家知识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由最内侧直行车道中线偏移角、进口车道位置等10个影响因素组成的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结构,采用数据驱动法进行了参数学习,建立了直行出口车道选择BN模型。经验证,模型的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 RMSE)分别为4.37%、4.96%,具有良好的精度。应用正向推理得到:影响直行出口车道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进口车道位置、进出口车道数量匹配性、进出口车道选择不匹配比例、最内侧车道中线偏移角;引入情景分析法可有效预测进口车道平均流量等不同影响因素组合波动时出口车道利用率的变化,如直行车辆由最内侧进口车道驶入直行最内侧车道中线左偏移角为2°~4°的交叉口,在直行车流为>600~900辆/(h·道)、绿色信号倒数(Green Signal Countdown Display, GSCD)显示到达的条件下,选择最内侧出口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