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7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0篇 |
废物处理 | 85篇 |
环保管理 | 101篇 |
综合类 | 503篇 |
基础理论 | 82篇 |
污染及防治 | 142篇 |
评价与监测 | 19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晶体蛋白是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主要杀虫成分,其抗热处理能力及抗紫外照射能力差,造成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易失活,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为改良Bt剂型,探讨了以聚γ-谷氨酸(γ-PGA)-明胶为囊壁材料的复凝聚相分离法制备Bt微胶囊剂的加工工艺,并对制得的Bt微胶囊剂进行了抗热及抗紫外能力分析,比较了Bt成囊前后的杀虫活性和芽胞存活率.结果表明,经紫外(30 w)照射4 h,Bt微胶囊和Bt原粉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相对致死率分别是53.57%和16.60%,芽胞存活率分别是46.63%和6.90%;于80℃处理100 min后,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相对致死率分别是43.42%和26.11%;于100℃处理15 min,Bt微胶囊和Bt原粉的芽胞存活率分别是72.53%和25.50%.Bt微胶囊化可显著提高Bt对热处理及紫外照射的抗逆性.图4表2参13 相似文献
974.
废纸回收的意义及脱墨剂市场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阐述了废纸回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脱墨剂的基本组成及脱墨工艺并对脱墨剂的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975.
本文通过对济钢轧钢循环水系统降悬浮物除油研究,通过投加新型破乳降浊剂NK-301,进行化学处理,实现了该系统的全闭路循环,大量节约新水,减少环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76.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研究高岭土、蒙脱土、CuSO4和可 溶玻璃粉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掺铜和铜银混合可溶玻璃微粒对赤潮生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对于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体系,在含铜可溶玻璃中引入一定量的Ag2O,可以减少除藻材料中CuSO4的用量。由于其具有同时缓释Cu^2 、Au^ 的作用,用量为2.0mg/L时,藻细胞的去除率在12h内可达到96.8%,并维持7d以上时间藻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增加。掺铜可溶玻璃除藻剂较CuSO4避免了投药过程中易造成局部Cu^2 浓度过高而伤害鱼类的缺点。 相似文献
977.
上转光剂掺杂新型纳米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利用可见光降解反应艳蓝KN-R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稀土金属Er的上转光剂,40CdF2·60BaF2·0.8Er2O3,此上转光剂在488 nm可见光的激发下,产生了5个波长均小于387 nm的上转换紫外发射峰.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出了上转光剂掺杂的纳米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反应艳蓝KN-R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三基色灯下发出的)可见光的照射下该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催化降解性能,并与未掺杂纳米TiO2粉末的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作为掺杂成分的上转光剂可有效地将可见光转化为紫外光并被纳米TiO2粉末吸收利用,在可见光照射50 h后反应艳蓝KN-R降解率达74.36%,大大高于未掺杂纳米TiO2的降解率(23.10%). 相似文献
978.
对比了用流式细胞术现场测定及用多聚甲醛、戊二醛及两者的混合物这三种常用固定剂进行固定保存对微微型浮游生物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个月内,细胞数量变化并不显著,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散射光信号明显增大。除原绿球藻的藻红素荧光基本不变、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藻红素荧光大幅增加外,其余荧光信号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戊二醛所引起的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荧光信号的极大改变会影响类群的界定。如有可能,应该尽量现场测定微微型浮游生物样品,否则建议采用多聚甲醛或其与戊二醛的混合物作为固定剂,将样品保存于液氮中,待返回实验室后尽快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79.
以工业水玻璃为硅源,采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Z)作为改性剂,掺杂纳米级Fe3O4,通过溶胶-凝胶、常压干燥技术,制备得到赋磁硅气凝胶吸附材料(MSA)。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分析(BET)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赋磁硅气凝胶接触角在113°~116°之间,比表面积可达589.79 m2/g,密度约为0.192 g/cm3,饱和磁化强度约为0.44 emu/g,具有超顺磁性。赋磁硅气凝胶对疏水性有机物异狄氏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KF为42.91;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为0.0341 g/(mg.min)。 相似文献
980.
以色度、浊度、悬浮物浓度、电导率及金属离子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进水pH、混凝剂种类与投量、沉降时间及重金属捕捉剂对陶瓷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陶瓷电镀废水处理的适宜操作条件及工艺组合。实验表明,陶瓷电镀废水的组合处理工艺:调整废水pH为一级处理,投加PAC的混凝沉降法为二级处理,投加重金属捕捉剂为三级处理;先调节废水pH至9,投加50 mg/L的PAC,再投加20 mg/L重金属捕捉剂,此时废水的色度降至10倍,浊度降至16 NTU,悬浮物浓度降至210 mg/L去除率达到95.1%,各金属离子浓度也明显降低,处理出水的悬浮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其他各指标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