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不同类型模拟酸雨对油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混合模拟酸雨(MAR)、硫酸模拟酸雨(SAR)和硝酸模拟酸雨(NAR)对油菜营养品质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防治酸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3种不同类型酸雨均能促进油菜籽总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而在强酸性条件下,NAR和MAR对以上2种组分会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以NAB的抑制作用较明显.3种不同类型模拟酸雨作用下,油菜籽粗脂肪含量随着pH值的上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在较强酸性条件下NAB和MAR即能抑制作物粗脂肪的合成,而SAR的影响明显不及前两者.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强,3种不同酸雨均能使油菜籽硫苷总量持续增加,且在较强酸性条件下NAB和MAR的促进作用影响较大.3种不同类型酸雨均能一定程度地降低作物油酸含量,但NAB在pH≤4.1时能较大地促进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的合成,从而使作物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2.
叶用油菜和孔雀草间作对植物生长和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镉(Cd)低积累作物与超富集植物间作对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和提取修复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将两种Cd累积能力不同的叶用油菜(Brassica chinenesis L.,低积累油菜华骏和普通油菜寒绿)与4种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矮杆红花、矮杆黄花、高杆红花和高杆黄花)间作,研究间作措施对两类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参数、Cd累积以及土壤有效态Cd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后油菜生物量显著降低,孔雀草生物量显著升高.间作处理中油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较单作均显著降低.华骏与矮杆红花间作时,华骏地上部Cd含量较单作显著降低14.5%,矮秆红花地上部Cd含量显著增加36.5%;其余间作处理下油菜地上部Cd含量均显著升高或无显著变化,而孔雀草地上部Cd含量无显著变化.间作处理下,油菜地上部Cd累积量较单作处理显著降低,孔雀草地上部Cd累积量显著升高.间作处理下土壤Cd提取率与孔雀草单作处理无显著差异.油菜地上部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以及DO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之,Cd低积累油菜华骏与孔雀草矮杆红花间作组合表现最佳,在Cd污染菜地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油菜根系分泌物对不同作物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瑞吉 《生态环境》2006,15(5):1062-1066
在实验室采用发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油菜Brassicacampestris根系分泌物对小麦、油菜、蚕豆和玉米种子活力、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造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油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累加作用对不同作物种子发芽率、幼苗芽长、芽质量、根长、根质量、根系活力以及幼芽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其化感效应对小麦的影响程度最弱,其中对小麦的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芽干物质量、POD活性和根系活力以及各作物幼芽细胞膜的毒害程度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对小麦幼苗其它生长特性以及油菜、蚕豆和玉米幼苗的所有生长特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根系分泌物对不同作物及不同生长特性的化感效应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因此,合理搭配油菜作物的间、套、轮作是其夺取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4.
油菜素内酯诱导黄瓜幼苗抗灰霉病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黄瓜灰霉病的诱抗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BR降低了黄瓜幼苗的病情指数,最高幅度达28.4%,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了木质素和类黄酮含量,促进了灰霉病菌侵染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壮苗指数最高增加了23.4%.说明BR能诱导黄瓜幼苗对灰霉病的抗性,且最佳处理浓度为0.05mg/L.图3表1参28  相似文献   
135.
镧对铅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庞欣  王东红  彭安 《环境化学》2002,21(4):318-323
在铅胁迫的条件下 ,研究了镧对小麦幼苗生长期地上部分及根系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在严格控制的人工气候室进行 1 2d .Pb(NO) 3 处理量为 0 ,5 0 ,1 0 0mg·l- 1.在第二天至实验结束的研究结果表明 ,加L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根系的SOD和CAT各增加 0 4 5— 1 6 5倍和 32 2— 77 77% ,MDA减少 1 1 0 5—2 7 4 9% .当有铅胁迫时 ,在 0— 5d内 ,与对照组比较 ,镧使小麦幼苗的地上部分及根系的SOD和CAT有少量的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 (p <0 0 5 ) ,MDA含量则减少 .表明La(NO3 ) 3 使抗氧化酶提高 ,增加了小麦抗铅胁迫的能力 ,但是只是在胁迫初期和胁迫不很严重的条件下 ,才具有这一作用 .  相似文献   
136.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Hg^2 污染对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稻武运粳7号的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光系统Ⅰ(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民生、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g^2 处理浓度的增加,两优培九和武运粳7号的叶绿素含量、PSⅠ和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降低,而2者的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升高,两优培九的CAT活性、武运粳7号和P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两优培九的POD活性则呈现升的趋势。两优培九对Hg^2 污染的抗性明显大于武运粳7号。  相似文献   
137.
枯立物的存在对于改变植物种群的动态有潜在的影响。通过人工设置枯立物高度梯度,我们调查研究了枯立物对红松洼草地植物幼苗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枯立物对幼苗建立有明显的影响。枯立物对种群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在幼苗的数量上。实验模拟枯立物高度分别为0、5、10、15cm,研究结果表明,双子叶幼苗数量与枯立物的变化呈单一峰值,而莎草科植物幼苗数量与枯立物的变化呈线形关系。枯立物高度在5cm时Shannon-Wiener指数和群落均匀度Evenness(%)指数量高,其排列顺序为:5cm→10cm→0cm→15cm。  相似文献   
138.
以油菜秸秆为原料,均苯四甲酸酐为改性剂,四氧化三铁为磁性包裹材料,制备了磁性油菜秸秆吸附剂。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初始p H值、无机盐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时,在染料为自然p H值,吸附4 h后,改性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吸附量分别为450、320 mg/g。p H在2~10范围内时,吸附量随着p H值的增大而增加;p H10之后,吸附量保持不变。高浓度盐的存在对吸附无明显影响,但K+要大于Na+的影响。改性吸附剂对两种染料吸附动力学模拟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39.
《绿色视野》2008,(8):12-14
"给你钱,你要多少?""钱我不要,我就要油菜秆。""油菜秆搞不到,只能给你钱。"……2008年6月3日中午,宁国市南极乡杨狮村村民余大发与村支书在激烈的争论后,村支书做了妥协,答应将自己家的油菜秆送给  相似文献   
140.
为明确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影响苦荞生长、粒重与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0、0.1、0.5、1.0和2.0 mg/L)对苦荞籽粒的灌浆特性、淀粉合成酶、根系形态及活力、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g/L处理时苦荞籽粒的灌浆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而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G)最小;随2,4-表油菜素内酯施用量的增加,苦荞籽粒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根系总长度等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指标、株高、主茎直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都在0.5 mg/L处理时达最大.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的施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苦荞产量的增加,其中0.1、0.5和1.0 mg/L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产量1.10、1.31和1.06倍,2.0 mg/L处理则降低0.96倍.本研究表明适宜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0.5 mg/L)能促进苦荞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和最终的产量.(图1表8参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