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镉对大豆苗期素质的影响与镧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实验研究了镉对大豆苗期素质的影响及镧的防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每钵根施100gm氯化镉会严重抑制大豆幼苗生长,而先期一次性叶片喷布30mg/LLaCl3,能明显减轻镉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2.
高温胁迫下,油菜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及热稳定性蛋白质所占比例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磷酸缓冲液预处理可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和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3.
紫色甘薯茎尖培养一步成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色甘薯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A与BA两种激素对一步成苗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出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MS+0.2mg/LBA+0.5mg/LNAA,约3d左右诱导愈伤组织,15—20d分化幼苗、生根,约45d后就可一步成苗,直接发育成完整植株,最高成苗率为11.4%。对这种培养基上的再生小植株进行移栽,1个月后其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4.
RAPD方法鉴定油菜“杂油59”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育成的油菜新品种“杂油59”的亲本和F1代种子纯度进行了技术鉴定。用40个10mer的随机引物对“杂油59”的2个亲本“垦C8”和“陕3A”进行了RAPD分析,共出现290条带,分布于3530~220bp之间,大部分条带在双亲之间是相同的。引物Opa-O6,Opc-12,Opc-20,Opk-03,opk-13,Opj-12出现差异扩增带,经实验确认Opk-03的  相似文献   
185.
硅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缓解幼苗砷毒性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As~(Ⅲ)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试验和幼苗毒性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缓解幼苗砷毒性的效应。外源硅的2种处理方式为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Si1)和采用硅处理液浸种(Si2)。结果表明,发芽时介质中As浓度达到10 mg·L~(-1)时显著抑制水稻种子萌发(P0.05),发芽率仅为80%,但是Si1和Si2处理下发芽率则提高到97%和100%,这说明外源硅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砷浓度≥5 mg·L~(-1)时,Si1和Si2处理均可提高水稻的相对幼苗高度和根耐性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6.00%~16.8%和57.9%~77.0%、7.10%~23.5%和54.2%~61.2%,并且降低了水稻幼苗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7.8%~21.4%和31.0%~49.1%。这说明外源硅处理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幼苗的生长;不同砷浓度处理与水稻芽长、根长及幼苗干重之间存在"S"型的剂量-效应关系,且外源硅显著提高了相应的EC50,缓解了砷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毒性。综上所述,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或采用硅处理液浸种均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降低了幼苗砷累积和缓解砷对水稻幼苗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6.
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植物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生物炭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以石英砂+生物炭水浸提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0.0、10.0、20.0、40.0、80.0、160.0 g·kg~(-1))生物炭水浸提液处理下,虽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根、芽生长表现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且在160.0 g·kg~(-1)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18.11%和22.22%。在幼苗的生长期(11 d),高剂量生物炭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160.0 g·kg~(-1)处理下抑制率显著增加至55.59%(P0.05)。此外,当生物炭剂量较低时,小麦幼苗根、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增加;随生物炭剂量的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幼苗生长出现生理损伤,表现出明显植物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7.
秦岭南部地区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作为油菜主要种植区之一,研究其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的影响,可以为该区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油菜生产提供实践参考。以1960~2014年秦岭南部33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近25a各省市统计年鉴资料,通过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秦岭南部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5a来,秦岭南部地区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和≥5℃积温呈上升趋势,平均速率分别为0.2、29.3℃/10 a,冻害指数、降水量、开花期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都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分别减少0.3、14.8 mm、1.4 mm、0.6%、32.2 h。(2)近55a来研究区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与≥5℃积温的多年平均空间分布都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冻害指数的空间变化与二者相反,表明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值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其水资源指标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日照时数则由西南向东北递增。(3)1960~2014年秦岭南部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与≥5℃积温在空间上均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研究区西部变化幅度较小,东部变化幅度较大,冻害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与二者相同;水资源与日照时数在空间上均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只有少数站点表现为极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日照时数在研究区东部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总体上,平均气温和≥5℃积温高值区的变化幅度小,低值区变化幅度大,其他指标与之相反。(4)近25a来秦岭南部油菜气候产量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3.79 kg/(a·hm~2),其空间变化幅度差异大,且大部分站点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由关联度得作用于各区域油菜气候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各农业气候资源指标的变化幅度越大,对油菜单产的可能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8.
改良剂对黄泥土镉锌复合污染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徐明岗  张青  曾希柏 《环境科学》2007,28(6):1361-136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锌复合污染黄泥土中施用石灰、有机肥、海泡石对小油菜生物产量、镉锌吸收量、土壤中镉锌形态转化、pH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Linn)连种3季的生物产量都显著提高,对镉锌的吸收量降低,其中以石灰和有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增产170%以上;改良剂单施降低小油菜对镉锌的吸收以石灰的效果较好,海泡石的最差.这主要是因为施用改良剂后镉锌的交换态减少,而对作物有效性低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增加,同时,pH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小油菜对镉的吸收系数大于锌的吸收系数,说明镉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锌大,施用石灰降低吸收系数的效果最好.石灰与有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镉锌复合污染黄泥土的修复效率,与对照相比,修复镉污染的效率提高13.5倍;修复锌污染的效率提高2.4倍.  相似文献   
189.
酸雨对水稻、小麦和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曾庆玲  黄晓华  周青 《环境科学》2005,26(1):181-184
采用pH2.0、2.5、3.0、3.5、4.0与5.0模拟酸雨处理水稻、小麦和油菜种子的实验结果表明,3者在pH 2.0时不发芽,在pH 2.5时只有水稻和小麦异状发芽,pH≥3.0时,水稻、小麦和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与pH值显著正相关,水稻和小麦的异状发芽率则随pH值上升而降低.部分生理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和油菜的吸水值、呼吸速率和贮藏物质运转效率也与pH值显著正相关,水稻与小麦贮藏物质消耗率与pH值显著正相关,而油菜与pH值显著负相关;水稻、小麦和油菜的芽、根长抑制指数都与pH值显著负相关.酸雨胁迫下,种子各项指标变幅为水稻<小麦<油菜,这表明抗酸雨胁迫能力为水稻>小麦>油菜.  相似文献   
190.
农业生产活动中含重金.属污水的农田灌溉、污泥的农业利用、肥料的土壤施用和工业生产活动中矿山的开采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使得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系统,且重金属在土壤中滞留时间长,不易降解。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不仅退化了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恶化水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