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686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125篇
基础理论   338篇
污染及防治   284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Fe2+、Co2+、Ni2+对渗滤液厌氧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Fe2+、Co2+、Ni2+及其组合对渗滤液厌氧过程中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投加Fe2+=25 mg·L-1、Co2+=1 mg·L-1、Ni2+=0.5 mg·L-1时对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促进显著,3种微量元素均表现出了"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微量元素组合投加时,协同促进了甲烷的产生,其中Co2+是影响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Fe2+是影响产甲烷量的主要因素,但3种微量元素在其各自适宜的投加浓度范围时,对渗滤液厌氧过程的促进效果较为相近.各试验组的pH值维持在7.05~7.53之间,并与产甲烷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渗滤液成分复杂,微量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渗滤液厌氧体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较别的体系偏高.  相似文献   
992.
复合材料BiOI/BiOCl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乙二醇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不同I/Cl比的BiOI/BiOCl可见光催化材料.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荧光光谱(PL)对所制备材料的晶相、元素价态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不同I/Cl比对X-3B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BiOI和BiOCl能够得到很好的复合,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好的吸收.降解实验结果表明,I/Cl摩尔比为9∶1时,复合材料对X-3B的可见光降解效率最高,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为0.0133 min-1;TOC和COD在3 h内分别降低28%和25%左右,证明能够对所选目标染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矿化;在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为光生空穴.此外,还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提高机理进行了探索与推测.  相似文献   
993.
以乙酸钠、丙酸钠为底物,研究不同浓度的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对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对丙酸为底物产甲烷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乙酸为底物。丙烯酸盐对乙酸和丙酸产甲烷活性抑制的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717和235 mgL。对甲基苯磺酸根浓度在10 000 mgL以下对乙酸的产甲烷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对丙酸产甲烷活性抑制的EC50为9 500 mgL。丙烯酸盐及对甲基苯磺酸盐共同存在时,对产甲烷活性的抑制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悬挂链曝气式接触氧化工艺在不同的填料填充率时处理城市河道污水,应用磷脂法、TTC-脱氢酶活性法和MPN法研究了载体表面生物膜特性,考察了填充率对生物膜特性和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80%之间,填充率越大,缺氧区内单位体积填料上生物膜量越多,好氧区内单位体积填料上生物膜量越少和活性越低,水质净化效果越好;填充率由40%提高到60%后,缺氧区和好氧区内生物膜特性明显改变,系统对NH4+-N和TN的去除率有很大提高,COD和TP的去除效果提高平缓;填充率为80%时,对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最好,分别达到75.9%、78.42%、72.5%和51.7%。  相似文献   
995.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基质,采用间歇试验法,通过测定甲烷累积产量,研究了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检出的2种甲基萘类有机化合物(1-甲基萘,2-甲基萘)的厌氧生物毒性,得到了相对产气活性随甲基萘浓度变化的趋势,并利用相对活性确定了反应时间为24、48、72、96和120 h 2种甲基萘产甲烷的50%相对抑制浓度,2种甲基萘在厌氧处理系统中最高可允许浓度分别为171.31、79.80 mg/L。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中,2-甲基萘对厌氧污泥的毒性大于1-甲基萘。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目前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方法中存在的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大等问题,研究强电离放电方法产生高浓度氧活性粒子(O2+、O3)注入烟气外排管道中,进行O2+、O3消除烟气中的NO,SO2转化成HNO3,H2SO4的等离子化学反应.描述强电离介质阻挡放电制取O2+、O3原理和烟道中O2+与H2O反应形成·OH及其氧化脱硫脱硝反应机制,分析回收酸液中的酸根离子种类及浓度.在O2+、O3与NO+SO2的物质的量比为5,烟气温度为65℃,H2O体积浓度为10%,停留时间为1s的实验条件下,脱硝脱硫率分别为97.4%,83.2%.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UABACF)处理PVA退浆废水,在固定水力负荷为0.076 m3/(m2·h)条件下,研究气水比对PVA、COD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污染物去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在滤柱高度方向的沿程分布特征。气水比对COD去除率影响最大、PVA次之,对浊度去除的影响最小,在气水比为4∶1条件下,PVA、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6.65%、89.60%和80.25%。1.3 cm滤柱高度以下为污染物高效去除区域,系统微生物量和微生物脱氢酶活性在此高度范围内逐渐降低,而后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生物滤池对PVA主要依靠生物吸附作用去除,生物降解部分仅占被吸附PVA的24.9%。  相似文献   
998.
A series of graphene–TiO2photocatalysts was synthesized by doping TiO2 with graphene oxide via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he photocatalytic cap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under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sodium pentachlorophenol(PCP-Na) decomposition and mineralization.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nano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N2adsorption–desorp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graphene–TiO2nanocomposites exhibited higher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than commercial P25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CP-Na, and 63.4% to 82.9% of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was fully mineralized. The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accelerated interfacial electron-transfer process and th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lifetime of electron-hole pairs imparted by graphene sheets in the nanocomposites. However,excessive graphene and the inhomogeneous aggreg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may decrease photodegrad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999.
稻壳活性炭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稻壳在微波条件下制备成活性炭吸附剂,研究其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特性。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溶液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2和12时吸附效果较好,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03.03、384.62 mg/g;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缩短;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动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数据分析发现,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该研究以高锰酸钾和硫酸锰溶液作为原料,在pH=10.0条件下,采用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以新生态MnO2作为吸附剂,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物,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考察改变pH值、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新生态MnO2吸附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性能的影响。该吸附剂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吸附材料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