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徐放同志在《中国环境监测》1989年第2期上发表的“测定降水pH的误差及其消除方法”一文中,对接界电位、测量时间的响应、搅拌、测量容器等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笔者认为,在pH测定过程中还有几个因素不宜忽视,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徐志强 《青海环境》2002,12(4):163-164,176
配制快速测定亚硝酸盐氮的混合显色剂,并进行各种环境水样分析,从实测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显色剂的用量、稳定性以及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并用标样进行准确度实验以及和常规法进行对照实验以证明精密度。  相似文献   
93.
高氯离子水样COD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D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氯离子是COD测定中主要的干扰物之一。如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同时减轻二次污染,是广大环境监测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对高氯离子水样COD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4.
随着国内外对出汗量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人体出汗量的测定研究在核化防护等领域得到了重视和运用。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测定人体出汗量的七大目的以及测定人体出汗量的3种方法,即裸体体重差法、着装体重差法和纱布增重法。最后对出汗量的测定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5.
96.
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快速开管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大量产生,为了保护环境,寻求有效快捷的工业废水的分析方法和治理技术迫在眉捷,快速开管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就是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
石油烃类物质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等特征,土壤中石油烃类物质的高效、准确分析对土壤污染风 险评估和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原理、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土壤中石油烃类物质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发现加速溶剂萃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是效率高、回收率高的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分析法较为稳定,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在目前实验室检测石油烃类物质中应用最为广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对污染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遥感技术和便携式检测设备逐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8.
为解决国内现行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标准检测方法(吸收液采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中美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中美该标准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我国标准检测方法的更新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表明:国内对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方法(吸收液采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存在不宜长距离携带、不适用于个体采样、样品稳定性差、使用剧毒试剂和操作繁琐等缺点;对于固体吸附剂管,目前国内市售的存在杂质元素背景较高、采样性能和稳定性较差等缺点,不适用于空气中氨的采集,国外市售的对于企业定期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和检测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需开发适用于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氨采集的固体吸附剂管,有益于推动工作场所空气中氨采集的标准方法的更新,为企业及职业卫生评价和检测人员提供工作便利。  相似文献   
99.
稻田样品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环境样品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即:稻田水样品以二氯甲烷萃取,水稻土样品以丙酮提取后再经乙酸乙酯萃取,稻株样品以乙腈提取后用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然后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表明,稻田水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均为0.01 mg·L-1,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目标物最低检测质量含量为0.015 mg·kg-1。在该方法条件下,当添加水平为0.05~1.0 mg·L-1(或mg·kg-1)时,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9.2%,变异系数为1.0%~7.9%。  相似文献   
100.
提出选择酸雨项目时,应考虑酸雨成分受地域化学离子影响的因素,阐述了测定酸雨中pH、电导率、阴离子、阳离子及金属成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出了我国在酸雨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欧美和日本酸雨测定的质量控制办法,认为根据离子浓度平衡进行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