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5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2484篇
安全科学   883篇
废物处理   108篇
环保管理   510篇
综合类   6144篇
基础理论   1107篇
污染及防治   534篇
评价与监测   541篇
社会与环境   322篇
灾害及防治   318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根据昆山市中华园城市污水站的实际调试经验,探讨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进水浓度、混凝预处理、尾气预曝气、DO、反冲洗周期和强度等工艺参数的不断调整和控制,并总结出较佳的运行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运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2.
采用美国SUN公司的1027型测氡仪测得我国内蒙、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6省共8个城市地下人防工程内的氡浓度,最高值为547.6 Bq/m3,最低值为22.2 Bq/m3.从地质背景、地下水、通风情况等五个方面讨论了氡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主要影响因素为通风情况.  相似文献   
943.
Zn、Cu和Pb在无齿相手蟹体内的积累和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一种习见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 dehaani为研究对象,分析了Zn、Cu和Pb在该动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无齿相手蟹对这3种重金属的积累在不同部位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在不同样点间差异都不显著。动物对Zn和Cu积累能力最强的部位都是鳃,最弱的部位分别是内脏和螯肢。无齿相手蟹各部位对和Pb的积累均很低,且对Pb的排泄明显大于吸收。污染评价表明,本研究所有样点的无齿相手蟹均还没有受到Zn、Cu和Pb的污染。  相似文献   
944.
文章着重介绍了全球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全球气候变化即温室效应的角度,以CO2为例说明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946.
影响郑州市大气TSP浓度诸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郑州市大气TSP浓度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了影响TSP浓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灰色GM(1,N)模型,运用弹性分析理论分析了各影因素对TSP浓度的贡献大小。经过两者分析,提出了控制和治理TSP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7.
本文对东海西北部海域布设了八个站位进行了表观铜络合容量的测定,得到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51.4~363.0nmolCu/dm^3之间,平均值为132.6nmolCu/dm^3。得出了各站位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黄海沿岸水的方向上依次减小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水文、生物,化学方面的有关调查结果对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受长江径流影响及上升流的存在使R1-1站营养盐含量高,生物量丰富,表观铜络合容量也相  相似文献   
948.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_(Cr)和NH_3-N含量,分析COD_(Cr)和NH_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COD_(Cr)含量达2万mg/kg,超过背景值2—3倍,支流口下游200m范围内均较高;黄渡小支流口、华漕港支流口浮泥层中NH_3-H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倍。在垂向分布上,底泥柱样都出现峰值分布,在某些弯道及支流口出现递减分布。底泥耗氧污染程度主要与支流及其排污量有关,其次是弯道凸岸处污染物易于沉积富集。这为苏州河市郊段环境综合治理、底泥疏浚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9.
海南三亚近岸海域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调查研究了海南三亚近岸海域水化学要素的浓度和分布,结果表明:(1)表层DO、NO-2、NO-3、NH+4、PO3-4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11.9、0.05、0.47、1.79、0.16μmol/dm3和1.31mg/L。(2)河流输入对沿岸海域水化学要素的影响主要集中于NH+4和COD,对PO3-4和NO-3的浓度影响不明显,海域总体为一贫营养盐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表明控制水化学要素的主要因子是河流的输入和由此导致了的生物旺发。  相似文献   
950.
在我国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冬季常依靠锅炉取暖,锅炉燃煤产生大量废气.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废气中烟尘监测的方法.结合多年的监测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准确测试烟尘浓度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