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561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着生藻类群落在黄浦江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黄浦江不同断面水质理化指标的基础上,从着生藻类群落中的优势种、两类多样性指数等参数的变动状况,分析不同断面的水质对参照点着生藻类群落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指数、硅藻指数与水质级别关系分析表明,除部分次数的实验相关性不好外,基本能反映水质相对级别的差异,且季节性数值差异较小。研究指出:在了解参照点水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参照点藻类群落的室内测试来定性或者定量监测同一河流水质生态环境的综合状况,较之野外生态调查,可以节省大量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82.
混凝去除给水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肖锦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6):302-303
水样中投加不同混凝剂,改变实验中搅拌条件,测定混凝前后的东数目和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研制的PASS对去除藻类有较好效果,配伍使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CGA比单独投加硫酸铝和PAC可明显提高藻类去除率。  相似文献   
783.
流速对太湖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对太湖水中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 ℃、[光]照度为3 300 lx、光暗比为10 h: 14 h的条件下,流速在0~75 cm·s-1范围内,适合藻类生长的最佳流速条件为u=30 cm·s-1,当流速u<30 cm·s-1或u>30 cm·s-1时,藻类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当流速u≥50 cm·s-1时,藻类生长受到明显限制,数量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84.
高速率藻类塘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文梅 《福建环境》1995,12(6):19-19,26
高速率藻类塘是由带有搅拌装置的弯曲的渠道式池子组成的,后续配套工艺有浮选和过滤。资料表明,经该系统处理后的污水COD、BOD及氮、磷的净效率较高。该塘全年运行较稳定、明显优于传统的藻类塘,收获藻类蛋白做为饲料与标准饲料相比没有多大的差异。高速率藻类塘投资省,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不失为小城市处理运行生活污水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85.
鞘丝藻和颤藻对污水净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反应器中装满填料并接种鞘丝藻和颤藻,经培养驯化后填料上生长藻类膜.藻类膜能大大提高藻类的浓度,其处理效果优于普通的悬浮藻系统.藻类利用污水中的氮源和磷源来合成细胞物质,3d时间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1.5%,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4%,同时使出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提高,水质大大改善.藻类在填料上挂膜容易,易于脱落以保持活性,并易于和水分离.  相似文献   
786.
双龙湖枯、丰水期交替期间水质变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龙湖枯、丰水期交替期浮游藻类种类、数量及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透明度、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从浮游藻类营养分级标准法、优势藻类指示法及生物指标评价法和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法对双龙湖营养状态进行评价,认为双龙湖丰水期初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末期,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枯水期末期处于富营养状态。研究评价枯、丰水期的水质变化规律,为加强双龙湖污染防治,改善和保持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7.
微囊藻毒素、藻类提取物和藻细胞裂解液致突变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文献中不同纯度藻类提取物致突变性的不一致报道.采用Ames试验和UDS试验分析了0.01,0.1、1.0.10nmol/L等不同含量纯毒素的微囊藻毒素、藻类提取物和藻细胞裂解液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随着微囊藻毒素纯毒素含量的下降.其致突变性增强.说明藻类毒素的不同提取方法可能决定了致突变性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88.
东牙溪水库偏碱性污染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归国 《福建环境》2003,20(6):15-17
每年的3-6月份,东牙溪水库表层水出现大面积的偏碱性污染的现象。调查发现水体中pH值与氨氮、溶解氧和水温等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污染的规律性与浮游藻类强烈的光合作用特征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789.
Glutathione(GSH) and GSH-related enzymes play a great role in protecting organisms from oxidative damage. The GSH level and GSH-related enzymes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the growth yield and malonyldialdehyde(MDA) content in the Antarctic ice microalga Chlamydomonas sp. ICE-L exposure to the different cadmium concent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Cd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ICE-L significantly and Cd would induce formation of MD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lear that GSH level, glutathione peroxidases(GPx) activity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 activity were higher in ICE-L exposed to Cd than the control. But GR activity dropped notably when ICE-L were cultured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Cd. Increase of GSH level, GPx and GST activities acclimate to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Cd and protect Antarctic ice microalga Chlamydomonas sp. ICE-L from toxicity caused by Cd exposure. These parameters may be used to assess the biological impact of Cd in the Antarctic pole regi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790.
城市污染水磁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磁装置对城市污水进行磁化试验的研究,发现经能引进BOD5,CODCR,藻类生产力和细菌总数等一污染指标呈周期性异常变化。对变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是由于磁场力的直接作用使有机污染矿化引起的。试验结果表明,磁化引起污染水耗氧特性的改善和促进藻类生产力提高的后期效应,可应用于研究开发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强化传统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