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力言 《环境》2011,(8):1-1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油污。一个多月来,河北乐亭县的160多家养殖户接连遭受不幸,由于养殖海域出现油污,700万笼扇贝死去一半,剩下的一半不到一公分大,3亿多元的收益将要打水漂。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目前没有任何部门给他们一个说法,也没有任何人回应他们的质疑:油污到底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02.
实验研究了虾夷扇贝不同组织(鳃,内脏,外套膜和贝柱)在受到重金属Cd2+污染后的蓄积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染毒实验期间,海水中Cd2+不断被虾夷扇贝累积,且其内脏团、外套膜、鳃、贝柱中Cd2+的蓄积量均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到第14 d均达到平衡。达到平衡后Cd2+蓄积量(干重)和蓄积速率均为:内脏团>鳃>外套膜>贝柱。其数值分别为:562.93×10-6和40.21×10-6/d,354.27×10-6和25.31×10-6/d,125.36×10-6和8.95×10-6/d,34.49×10-6和2.46×10-6/d。(2)排放实验期间,各组织中Cd2+蓄积量随排放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排放第10天各组织中的Cd2+排出率为:贝柱﹥鳃﹥外套膜﹥内脏,各组织中Cd2+含量明显降低。表明:经短时间镉污染的虾夷扇贝,转入清洁海水一段时间对其体内Cd2+的排出是很有效的。(3)不同浓度Cd2+对虾夷扇贝各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Cd2+浓度相同时,扇贝不同组织蓄积量和富集系数次序均为:内脏团>鳃>外套膜>贝柱。虾夷扇贝各组织Cd2+蓄积量均随着暴露水体中Cd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海水中Cd2+浓度不影响Cd2+在虾夷扇贝各组织内的分配次序。而同一组织对Cd2+的富集系数与其蓄积量不同,它随着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贝柱的富集系数始终处在最低值。  相似文献   
103.
基于PVS的海湾开发利用程度评价——以大亚湾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湾作为海岸带的重要区域,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正因如此,海湾承受了人类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活动。海湾开发利用程度的研究对海湾资源的保护及后续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海湾空间结构和海陆相互作用复杂性的特点,提出了顾及海湾脆弱性的PVS(压力-脆弱性-状态)概念框架来构建海湾开发强度的指标体系,对整个海湾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其过程如下:首先,对压力、脆弱性、状态3个系统层次的近岸陆域、潮间带滩涂和近岸海域的指标要素进行粗选;再利用遥感影像、实测、统计和文献资料等多源数据,通过经验模型或数学模型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半定量化处理;然后利用特尔斐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并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海湾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指数模型对大亚湾20世纪80年代和2004年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大亚湾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由过去的中等开发,演变为目前的强开发。文章最后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货币化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湾是人类活动的密集地带,它以其特有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种服务。从海湾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入手,在分析溢油事故可能给海湾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调查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服务(子服务)损失货币化评估的相应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05.
海洋测验     
看看你对地球上面临威胁的海洋了解多少? 1、全世界每年大约有多少头鲨鱼被捕杀以获取鱼翅? 70万1千万4千万1亿 答案:4千万。全球一年的捕鱼量是1亿吨,其中,在加利福尼亚的墨西哥海湾,每年大约有4千万头长尾鲨被捕杀。全球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杀。  相似文献   
106.
简要介绍了大亚湾海湾生态的系统的环境特色及大亚湾站对大亚湾生态系统的生态网络监测工作。根据1991-1998年的监测资料,初步报道了大亚湾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亚湾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具有不同镉(Cd)富集能力的扇贝和菲律宾蛤仔在相同镉胁迫环境下的抗氧化能力反应的差异,将2种贝类于0.05mg·L-1Cd环境中暴露10 d,分别于第0天、2天、4天、6天、8天、10天分别取样检测内脏团中SOD、CAT、GPx、GST酶活性和GSH含量,同时分析内脏团中Cd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Cd胁迫组,扇贝和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SOD和CAT酶活反应相似,均呈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的规律,且2种贝类的SOD和CAT活性差异较小。2种贝类内脏团中GSH含量、GST和GPx活性变化差异较大:扇贝内脏团中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GST和GPx活性均在第2天和第4天时处于显著诱导状态(p0.05),从第6天时处于抑制状态,而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GSH含量、GST和GPx活性在Cd暴露期间无显著变化,且2种贝类间比较,扇贝内脏团中GSH含量和GST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始终显著高于菲律宾蛤仔(p0.05),GPx活性从第4天开始高于菲律宾蛤仔;对于无镉污染的对照组,扇贝和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SOD、CAT和GPx活性无显著差异,但扇贝内脏团中GSH含量和GST活性显著高于菲律宾蛤仔,其中前者GSH含量约为后者的22倍。研究同时表明在相同镉环境下扇贝内脏团对Cd的富集浓度和富集速率均远高于菲律宾蛤仔。本研究明确了2种贝类在相同镉环境下的抗氧化反应的差异,推断出扇贝内脏团中高含量的GSH以及较高的GST和GPx活性可能在扇贝高富集、高耐受Cd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麻痹性贝类毒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7-1999年在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的主要贝类养殖区设立了4个采样点,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对象逐月采样,以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小白鼠法测定其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含量.1999年1-6月大亚湾东山海域的扇贝贝毒含量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的限定值,尤其是1月份,超过限定值近30倍.贻贝仅1月份超标.总体上贝毒含量表现为由冬春季高峰期逐月波动下降的趋势.大亚湾澳头和大鹏湾南澳的两种贝类毒素含量都不高,扇贝长期含有较低的毒素,贻贝在大部分时间内不含毒素.  相似文献   
109.
海湾围垦工程作用下的动力沉积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采用平面二维有限元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乐清湾边滩围垦前后的潮流变化分布 ,在此基础上 ,预测围垦工程建设后导致泥沙冲淤变化。据此说明海湾围垦工程作用下的动力沉积响应。结果表明 ,海湾围垦工程对流场及泥沙冲淤的影响局限于工程区临近水域。在围区两侧 ,工程前后流速减小 ,使水流挟沙力降低 ,导致泥沙局部淤积 ;在围堤的转角外侧 ,将存在流速略有增大的区域 ,而在此的海床冲刷状况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批量培养可产生虾夷扇贝毒素的网状原角藻,对获得的藻泥细胞超声破碎后,用甲醇提取;用大孔吸附树脂(HP20)吸附网状原角藻分泌于培养液中的胞外毒素,用70%的乙醇洗脱吸附于树脂上的毒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网状原角藻毒素提取液中,发现9种虾夷扇贝毒素及其类似物,其中虾夷扇贝毒素YTX占总量95.1%,41YTX占3.65%,其他类似物共占1.25%。采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5次,获得的虾夷扇贝毒素经高分辨质谱法确认其分子量为1142.4747,分子式为C55H82O21S2,定量核磁法检测其纯度超过99%,满足虾夷扇贝毒素标准物质制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