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2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33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97篇 |
废物处理 | 129篇 |
环保管理 | 872篇 |
综合类 | 2726篇 |
基础理论 | 304篇 |
污染及防治 | 127篇 |
评价与监测 | 109篇 |
社会与环境 | 347篇 |
灾害及防治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523篇 |
2013年 | 305篇 |
2012年 | 364篇 |
2011年 | 349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305篇 |
2007年 | 248篇 |
2006年 | 214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186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95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建立基于实测环境载荷的热电池等效加速贮存试验技术,掌握其在环境载荷作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方法 在分析热电池组成和所受环境载荷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热电池的主要失效模式,设计基于实测环境数据的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开展热电池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分析热电池性能和热图像的变化情况,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电池剩余电容量进行预测。结果 随加速循环次数(时间)的增加,热电池的电容量下降。热图像表明,热电池经过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后,其放电过程表面温度要高于初始放电表面温度。粒子滤波算法能够有效模拟电容量的退化过程,电池剩余电容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结论 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得到了热电池的性能退化规律,从而为热电池的贮存试验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室温和低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的冲击性能。方法 通过开展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的压缩试验,对冲击响应曲线、冲击损伤容貌、压缩失效模式和剩余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冲击时的环境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 冲击后的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存在凹坑、分层、基体裂纹和纤维断裂等多种失效模式,压缩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横贯冲击损伤区域截断式破坏失效。结论 低温环境增强基体强度,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程度,从而提高编织复合材料结构的剩余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63.
进水模式对SBBR性能及氮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种不同进水模式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性能、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氮形态转化的差异分析, 比较不同进水模式对SBBR性能和氮形态转化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机制. 结果表明, 分散式进水模式表现出比一次性进水更好的脱氮效率和更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在达到相同的处理效率的前提下, 分散式进水模式M4的COD和氨氮负荷最高可达2 540和540 mg·(L·d)-1, 而一次性进水模式M1仅能分别达到2 000和420 mg·(L·d)-1;分散进水模式能降低一次性进水所带来的冲击性负荷, 将负荷均化分散到周期内的各个时段, 同时也减少了进水对微生物的稀释作用, 使得单位体积内有效微生物的数量相对充足, 从而提高反应器的负荷能力. 在分散进水模式下, 从M4与M2、M3的对比来看, 分散模式的进水规律越接近运行模式的循环规律, 反应器的氮素转化效率就越高, 残留的氮素总量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64.
65.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耕层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壤性稻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长期施肥(1990~2006年)对稻田表层土壤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讨论了耕层厚度变化对碳储量估算及处理间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长期施用化肥相比,有机物的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红壤性稻田土壤碳储量,其碳储量为57.7~66.2 t/hm2,比试验前高出18.7~27.2 t/hm2,而长期施用化肥碳储量提高幅度平均为5.4 t/hm2.红壤性稻田土壤饱和固碳量为84.0 t/hm2,与目前碳储量相比还有17.8~43.7 t/hm2的固碳潜力.研究证实,土壤碳储量与土壤容重和表层土壤厚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以20 cm或23 cm作为统计厚度估算表层土壤的碳储量将分别低估20.6%和11.3%,其中有机物施用处理碳储量低估幅度最大(分别为26.8%和18.9%);另外,用相同统计厚度进行碳储量估算减小了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从稻田土壤碳储量及固碳潜力来考虑,有机物配合化肥施用是红壤稻田较优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6.
世人瞩目中国可燃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两则有关中国可燃冰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新华网发布的“南海北部可燃冰储量达185亿吨油当量”;二是《21世纪经济报道》称,“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已通过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组织的审查,此举意味着中国已将可燃冰研究列入国家战略。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推动能源消费呈几何式跳跃增长,并由能源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大国,因此中国能源政策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此次中国进军可燃冰的消息,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7.
绿色企业 绿色企业是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考察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以期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它的目标在于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8.
东亚春季边界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对2004年4月东亚边界层(距地面.km以下)臭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评估了东亚边界层光化学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东亚春季臭氧呈带状分布,其高值.〔φ(O3)>55×10-9.主要集中在30°N~40°N.受东亚季风气候控制.沿蒙古、中国东北以及日本一线有一强臭氧输送通道.输送通量达3×10-.mol/(m2·s).通过计算边界层O3光化学净生成率可知.光化学影响主要集中在高污染源排放地区.其与水平输送对臭氧影响的分布具有负相关性.说明光化学生成的O3可被输送至下风地区,而不仅限于局地. 相似文献
69.
70.
Models3在北京地区PM10模拟应用中的三维系统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北京地区大气PM10的变化规律和三维空间结构,文章基于Models3/CMAQ空气质量模式,利用北京及周边省市详细调查的污染源数据,采取双层网格嵌套技术建立起适用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气PM10数值模拟系统。为了检验该模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将模拟结果与北京市城近郊区7个地面站近2500h的逐时地面监测数据以及一次典型污染过程的激光雷达垂直观测记录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系统较好的反映了北京地区PM10浓度三维时空分布特征,是研究华北地区复杂地形下大气PM10传输及演变规律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