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9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3599篇
安全科学   580篇
废物处理   369篇
环保管理   1031篇
综合类   8679篇
基础理论   1682篇
污染及防治   1818篇
评价与监测   291篇
社会与环境   134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国家,虽然我国近几年的经济飞快的发展,但是这些都是以牺牲环境为基础换来的,因此,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我国的水污染情况也在加重,尤其是城市水的污染情况。目前城市水污染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善水污染的情况,人们开始对研究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有效,据以往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在对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主要可以起两大作用:一是与过去相比较而言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监测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一定的监测成本,而是不会造成大气的二次污染,意义及其重大。鉴于此,本文将会主要对生物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相关应用(本文主要从三大应用进行阐述)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结合自身的多年经验总结出有效应用生物传感技术的心得,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以植被生物完整性评价梁子湖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滨湿地植被是湖滨带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以湖滨湿地植被为对象可评价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通过对梁子湖湖滨湿地植被的详细调查,共鉴定出植物182种,隶属于52科128属,其中湿生植物147种,水生植物35种。水生植物中有20种挺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和9种沉水植物。采用植被生物完整性(VIBI)方法评价梁子湖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对21个备选指标进行筛选分析,建立了以挺水植物物种数、多年生植物物种数、外来物种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植物区系质量指数FQAI、耐受性物种百分比、敏感性物种百分比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三分法对指标进行赋值,将梁子湖湖滨湿地划分为健康、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梁子湖湖滨湿地22个调查位点中,处于健康状态的有3个位点,良好6个,共占总位点数的41%,一般和较差分别为7个和6个,共占59%。总体上看,东梁子湖和牛山湖湖滨湿地位点健康状况较好,而西梁子湖湖滨湿地差异性较大,山坡湖南部湖湾和前江大湖北部位点健康状况良好,张桥湖湖滨湿地健康状况一般,评价较差的6个位点集中在宁港湖周围和前江大湖南部沿岸。底质和人类活动如水位调控、围网养殖、放牧等是影响梁子湖湖滨湿地植被生物完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2014年12月1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第一次能力建设培训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陈亮主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杨志强副厅长以及来自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等单位代表及相关专家等40多人参加本次培训会。本文为陈亮主任在培训会上的讲话,讲话中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的背景以及次区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对自然资源投资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开展的活动,强调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大家进一步拓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生态服务功能和自然资源投资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自然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推进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正>2014年12月1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第一次能力建设培训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陈亮主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杨志强副厅长以及来自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等单位代表及相关专家等40多人参加本次培训会。陈亮主任在讲话中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的背景以及次区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内外  相似文献   
996.
建立了酸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生物样品中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等3种有机汞的分析方法。鱼肉和贝类样品经盐酸消解,苯萃取,硫代硫酸钠溶液反萃取后,采用醋酸铵/L-半胱氨酸缓冲盐及甲醇体系组成的流动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梯度洗脱,经前处理的生物样品在液相色谱中经C18柱分离后,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其甲基汞、乙基汞和苯基汞的浓度。3种有机汞化合物均在0.50~5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10~0.038mg/kg;3种有机汞样品加标的RSD均小于12.2%;两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50.8~129%。  相似文献   
997.
关于玉米发酵酒精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各种适用于酒精废水的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及国内研究或投入运行的各类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供同类企业废水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对黑龙江省大庆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其运行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导致影响出水水质,很难达标排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相关标准,提出相应工艺调整、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合规运行,为污水处理厂解决相同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99.
采用超滤膜(UF)为核心,以混凝作为预处理措施,对混凝-超滤工艺处理径流雨水的特性和膜通量变化与污染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对聚合硫酸铁(PFS)单独混凝、UF、PFS-UF组合工艺进行了对比;在优化混凝基础上,考察了混凝-UF对常规水质指标及总磷、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等生物稳定性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可有效去除TOC、UV254和总磷,混凝剂投加量与污染物去除近似呈线性关系.各混凝剂除浊效能均良好.综合考虑混凝处理效率与经济性,实验采用混凝方案为10 mg·L-1的PFS.PFS、UF、PFS-UF工艺除浊率均在95%以上,PFS和UF对TOC和UV254的去除较为接近,采用PFS-UF可提高去除率13%—15%;PFS-UF处理后雨水的AOC、BDOC分别降低至61.8μg·L-1、0.19 mg·L-1,残余总磷可降至3.8μg·L-1,雨水生物稳定性明显提高.PFS、UF和PFS-UF对颗粒物的去除率分别达80.5%、99.6%和99.9%.膜通量的变化和SEM图分析表明,混凝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UF膜污染;形成的凝胶层具有一定整体强度,水力清洗时易于清除,膜通量恢复较好;但同时凝胶层的产生也增大了透膜阻力,PFS-UF工艺的周期内膜通量衰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高峰 《防灾博览》2015,(3):66-68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外来物种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形成的种群,当其改变、危害到当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成了外来入侵物种,其造成的危害即所谓的外来生物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