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567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为避免特种设备中的钢质体结构因交变载荷过大而产生应变,从而造成局部区域应力集中、降低钢质体强度和承压能力,提出1种利用涡流效应评价钢质体应变状态方法,并研制出由涡流探头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应变检测装置。利用万能拉伸机对Q235钢试件进行拉伸应变实验,分析电压有效值、拉力值随采样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到相关线性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敏感检测出钢质体不同应变阶段,且在弹性阶段内可通过直线拟合方程定量检测应变量。因此,可有效预防因应变过大而造成的钢质体结构失效,从而避免特种设备危险事故发生,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62.
该文以屯兰矿区煤矸石、兴能矸石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制备煤基固废固化体,研究了Pb2+、Cr3+的掺量对固化体抗压强度和固化率的影响,借助XRD、SEM-EDS、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煤基固废固化体对重金属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Pb2+、Cr3+的掺加对煤基固废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都有减弱作用,重金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固废胶凝体系的水化进程,2种重金属共同作用时明显影响固化体的力学性能。煤基固废固化体能很好地实现对Pb2+、Cr3+的固化,28 d时固化率达到93.92%~98.49%。研究表明,Pb2+、Cr3+以晶格离子取代、离子交换和水化反应等多种方式参与了煤基固废胶凝水化体系反应,生成稳定的水合硅酸铅钙、氢氧化铅、钙铬榴石和氧化铬铝水合物等新相。  相似文献   
863.
该文在微氧升流反应器中构建颗粒-絮体污泥体系,以乙酸钠作为碳源,探究了C/N对CANON工艺脱氮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低C/N下该工艺的脱氮机制。当C/N=0.75时,TN和NH4+-N去除率达到了最高值92%和95%。而当C/N从0.75增长至1时,TN和NH4+-N去除率分别下降至80%和85%;C/N回调至0.75后,10 d左右反应器性能恢复至91%TN去除率。C/N=0.75时脱氮贡献分析和粒度分布表明AnAOB对NO2--N的摄取处于优势地位,反应器内主要发生Anammox反应和短程反硝化反应,合适的C/N并不会导致异养菌取代AnAOB的优势地位,且Anammox反应的脱氮贡献在56%~62%之间。  相似文献   
864.
本研究以中国南方某沿海地区易受海水入侵影响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基于液液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分析方法,快速选择性地检测这类含高质量浓度溴离子、碘离子的水体在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子离子m/z79/81和m/z 127,对母离子进行扫描,在氯胺消毒后的2种水样中检测出了10种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和19种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通过对同位素丰度比和子离子碎片的分析,首次提出了2种溴代消毒副产物和4种碘代消毒副产物的分子结构。此外,对比自来水厂和污水厂出水的总离子强度可以发现,污水厂出水中生成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特别是卤代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高于自来水厂出水。  相似文献   
865.
好氧污泥絮体与厌氧颗粒污泥的剪切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标准的剪切实验装置检测了好氧污泥絮体和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剪切条件下剥离的分散胶体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的剪切敏感性(KSS)比好氧活性污泥高1个数量级,证明了好氧活性污泥的剪切稳定性更好.好氧活性污泥絮体在剪切下剥离的分散胶体平衡浓度(md,∞)分别随着污泥悬浊液的固体浓度(mT)和剪切强度(G)的增加而增加.AE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好氧活性污泥絮体样品1在剪切作用下粘附-剥离的平衡常数(Km)比样品2的高,相应的DG0adh/RT值更小,证明其在剪切作用下的粘附过程更易发生.修正AE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不同剪切强度下污泥絮体上分散胶体的剥离过程,其不仅能够给出未施加剪切的稳定状态时因布朗运动而导致的分散胶体浓度,而且能确定与污泥絮体上分散胶体的剥离能量相关的DH/R值.模拟结果表明,好氧活性污泥絮体样品1上分散胶体的剥离需要更多的能量,剪切强度的升高对样品2的影响更加明显.活性污泥剪切稳定性的差异证明了其与污泥结构、性质以及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866.
手性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对映体选择性降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硫磷和丙溴磷是2种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均有一个手性中心存在2个对映体.采用室内避光培养的方法,在对映体水平上研究了马拉硫磷和丙溴磷在2种土壤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2种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均较快,马拉硫磷和丙溴磷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黄土中3.5 h和21.5 h,红土中4.3 h和29.4 h.进一步的手性测定表明2种农药的降解均存在一定的对映体差异,丙溴磷对映体的选择性明显高于马拉硫磷,在2种土壤中马拉硫磷的左旋对映体降解快于右旋对映体,丙溴磷的右旋体降解快于左旋体.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2种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归趋,并对其生态风险性进行更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867.
磷石膏改善苏打碱土理化性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磷石膏对苏打碱土团聚体稳定性、饱和导水率和盐分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稳定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和饱和导水率均随磷石膏施用量的逐渐增加而不断提高,磷石膏施用量达到100%GR时,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分数从对照的0.03%增加到33.31%,饱和导水率从对照的0.13 mm·d~(-1)提高到3.14 mm·d~(-1);出流液电导率和pH均随磷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石膏施用量达到100%GR时,出流液电导率和pH分别从对照的8.85 mS·cm~(-1)和10.26降低到3.46mS·cm~(-1)和9.83.因此,磷石膏对苏打碱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68.
北京市场淡水鱼中七氯和环氧七氯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测定了北京市场上4种淡水鱼(草鱼、鲤鱼、鲫鱼和鳙鱼)的不同器官或组织(鱼脑、鱼泡、肝脏和肌肉)中w(七氯)和w(环氧七氯),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①w(七氯)平均值为(0.09±0.14) ng/g,范围为nd~0.82 ng/g;w(环氧七氯)平均值为(0.02±0.02) ng/g,范围为nd~0.14 ng/g,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的量级低. ②不同鱼种间w(七氯)和w(环氧七氯)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器官或组织间,鱼泡中w(七氯)显著高于鱼脑、肝脏和肌肉,w(环氧七氯)在四者间无显著差异. ③经对数变换,w(七氯)和w(环氧七氯)与脂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④鱼体中w(七氯)远低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1993)规定的浓度要求,食用时存在较小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69.
为去除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俗称岛水)里的腐殖质等有机物,降低色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凝聚器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珊瑚礁岛地下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 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中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影响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停留时间(T)>电流密度(IF)>电极板间距(d). 各因素的最佳值:电极板间距(d)为5 mm,电流密度(IF)为30  A/m2,停留时间(T)为90 s. 在最优条件下,原水经电凝聚处理后,上清液的浊度为0.4 NTU,色度为5度.   相似文献   
870.
人干细胞因子(Human stem cell factor, hSC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细胞因子,能刺激造血细胞的生长、增生与分化.本文在重组hSCF工程菌的基础上,通过高密度发酵培养、包涵体分离纯化、变复性、SP-Sepharose FF、Source 30RPC与Q-Sepharose FF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建立了适合大规模生产重组人干细胞因子的分离纯化工艺.纯化的rhSCF纯度达98%以上,生物活性为1.0×106 IU/mg,各项质量检测指标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该纯化工艺简单易行,一批次能制备克级样品,且产品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