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20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567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通过对老柞山金多金属矿床地质背景、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碳氧同位素以及包裹体和岩石化学的研究 ,得出产金矿带成矿热液为高温岩浆热液 ,并有地壳物质混入 ,该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钙碱系列环境。  相似文献   
922.
对生物膜载体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爽  阎冬  侯绍刚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3(9):118-121,128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水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生物膜是生物膜法处理的基础.而生物膜的产生和生长离不开载体材料的使用,载体在废水处理中是起净化作用的主体部分.文章就生物膜载体的类型以及载体表面性能对微生物附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不同的载体以及不同材料的同一载体对生物固着量以及硝态氮的处理能力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膜载体-新型软性纤维载体,提出了今后生物膜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23.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别是低浓度VOCs治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非平衡等离子体产生的方法、处理VOCs的机理以及几种放电方法在脱除VOCs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最后探讨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4.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成藏年代的准确性 ,一方面取决于储层埋藏史和热史模型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后期构造热事件也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期热事件可能使包裹体最初形成时的均一温度发生再平衡 ,造成所测的均一温度高于成藏时实际的古地温 ,由此确定的成藏年代将比实际的成藏年代偏晚。  相似文献   
925.
钾镁煌斑岩一超钾岩系列产出超大型金刚石矿床;玄粗岩系列火山一侵入连续体产出超大型一大型铜金矿床;钾碱玄岩一安粗岩系列产出大型稀土金属及Ba、Sr、P、Fe、萤石矿床;超钾安粗岩一流纹岩系列产出大型锆铪矿床及Y、Nb、Ta、REE、Ga、Al、萤石矿床。我国已知哀牢山一可可西里一喀拉昆仑新生代超钾岩一富钾火山岩系列火山一侵入连续体产出超大型一大型铜矿床;东天山海西期与东南沿海燕山期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建造也产出大型铜、金、银矿床。可望找到与富钾岩浆岩有关的金刚石和稀土等矿床。  相似文献   
926.
旋转体拉深件表面积的计算是确定压延件毛料半径大小的依据,在冲压设计资料或教材中虽然有一些求旋转体表面积的公式和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局限性,且不方便,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使用简便的旋转体拉伸件表面积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7.
干旱季节水库水质pH值增高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库蓄水量的减少,水生生物快速大量生长,破坏了水体中碳酸氢盐的水解平衡,伴随生物利用水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水中氢氧根离子含量增加,氢氧根离子又使碳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向生成碳酸根离子方向移动,导致水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总碱度增加,同时湖库底质盐碱土和草甸土的碳酸氢盐以及碳酸盐的平衡释放也使水体的碳酸氢盐得到外源补充.周而复始使水体的碳酸盐碱度和总碱度不断增加,pH也逐步增高.在相对往年引入嫩江水容量较少的情况下,干旱、高温、少雨、水体表面的物理蒸发和生物蒸腾作用,水库水容量急剧减少,上述情况进一步加剧.并通过对水库出口的碱度进行修正,推算出水体的生物量,和理论生物量计算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928.
酸性含矿热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福 《地球与环境》2000,28(1):48-52
金属成矿热液的成因、性质及搬运条件长期没有解决 ,严重影响着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的研究。很多人认为自然界水溶液与地壳岩石多处于反应平衡状态 ,应为近中性 ,否定自然界有强酸性水溶液的生成。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界存在着强酸性热液的生成条件 ,并认为绝大多数金属矿床都是这种强酸性热液演化的产物。强酸性热液与围岩金属矿物反应必然形成高含量的金属含矿溶液 ,高含量的金属含矿溶液进到有利成矿空间必然成矿。本文用酸性含矿溶液pH值的演化原理论证了自然界金属矿床成矿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929.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邻体干扰模型及其野外工作方法,初步研究了缙云山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大头茶(Gordonia acumenata)和白毛新木姜子(Neolitea aurata var. glauca)3个种群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结果表明(1)种内竞争效应排序为马尾松>大头茶>白毛新木姜子;(2)种间竞争效应排序为白毛新木姜子>马尾松>大头茶;(3) 种间竞争反应排序为大头茶>马尾松>白毛新木姜子;(4)白毛新木姜子与大头茶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大,达到1.05;大头茶与马尾松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小,仅为0.32. 表3 参8  相似文献   
930.
黄杨科植物化学分类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杨科(Buxaceae)是有5属60余种植物的小科,系统位置较为复杂,本文讨论了黄杨科植物甾体生物碱成分的结构特征;以甾体生物碱作为化学分类学的特征物质。初步探讨了黄杨科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依据和系统位置;同时讨论了黄杨属(Buxus),板凳果属(Pachysandra,又称富贵草属)和野扇花属(Sarcococca)3属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结果基本上支持Takhtajan的黄杨科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