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11.
用透射电镜研究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的形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宝玉  岳钦艳 《环境化学》1998,17(2):170-173
由水玻璃、硫酸和硫酸铁制备聚硅酸硫酸铁(PFSS)混凝剂,用透射电镜观察PFSS的形态,研究了PFSS的形态随硅酸聚合时间,SiO2/Fe摩尔比和熟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硅酸聚合时间,SiO2/Fe摩尔比及熟化时间对PFSS的形态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2.
用铝矾土、铝酸钙、六水三氯化铁和盐酸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CD,考察了其混凝性能,讨论了混凝机理。制备复合混凝剂CD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反应时间2h,合成反应pH约4.0,产品的盐基度约80%。混凝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CD对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复合混凝剂CD对废水pH(6~9)和废水温度(5~30℃)的适用范围较宽,由傅里叶红外光谱可推断复合混凝剂CD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313.
酸浸粉煤灰制备复合混凝剂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亚强  胡凯  赵庆良  汤凤  刘志刚  崔福义 《环境科学》2007,28(11):2507-2514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HSO4为原料,常温常压下搅拌反应制备复合混凝剂的方法,考查了酸种类、酸浓度、酸灰比、搅拌时间等因素对Fe3+、Al3+溶出效果和生活污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灰比5 mL/g、浓度2 mol/L的HSO4溶液与粉煤灰搅拌4 h并静置30 min后制得的混凝剂,其中Fe3+的浓度为0 .010 8 mol/L,溶出率为11 .4%;Al3+的浓度为0 .035 4 mol/L,溶出率为4 .3%;对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70 .4%,SS去除率91 .9%,与市售聚合混凝剂效果相当,是一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314.
为了深入揭示分散染料的混凝去除机理,选择AlCl_3、FeCl_3、CaCl_2作为混凝剂,分散红玉S-2GFL、分散黄棕S-2RFL、分散蓝BBLS作为去除对象,在不投加其他任何颗粒物的条件下,通过测定染料粒径、Zeta电位和改变混凝剂投加顺序等方式,探究了分散染料与混凝剂的直接反应机理。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均可使染料颗粒表面电位接近0 mV,此时AlCl_3和FeCl_3对染料的去除率超过60%,但CaCl_2对染料去除率仅为15%左右,说明此体系下电中和不是染料被直接混凝沉淀去除的单一主导内因;投加3种混凝剂后染料粒径均明显增大,说明混凝剂水解产物与分散染料结合是导致染料被去除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改变混凝剂投加顺序发现,对于同种染料,先投加混凝剂的去除率远低于后投加混凝剂的去除率,说明混凝剂水解终产物的物理吸附不应是染料与混凝剂结合的主因;沉淀物的傅里叶红外图谱显示,在580 cm~(-1)和475 cm~(-1)处分别检测到Al—O和Fe—O的特征峰,且XRD结果进一步显示AlCl_3、FeCl_3与染料结合形成了新的共聚物,这表明选用的无机混凝剂去除这3种分散染料的主导机理应是特定的化学结合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丰富混凝去除相关染料的作用机理和开发相关复合药剂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5.
为了实现钢材酸洗废液的资源化,能够同时回收盐酸和铁盐,提出了加盐蒸馏回收盐酸与蒸馏母液制备聚铁混凝剂两段组合工艺相结合的技术。实验对质量浓度为9.28%的实际盐酸废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添加盐的种类、盐的投加量和蒸馏量等因素对再生盐酸回收效果和聚铁混凝剂溶液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氯盐可以明显改变氯化氢、水的相对挥发度,当CaCl2投加量为1 mol/L,体积蒸馏量在30%时,为此工艺的最佳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再生盐酸质量浓度约22.3%;蒸馏母液制备得到的聚铁混凝剂溶液应用实验表明,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良好。此工艺不仅实现了酸洗废液中残酸和铁离子的资源化利用,而且达到酸洗废液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316.
根据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微絮凝-D型滤池工艺的运行数据,评价了工艺出水水质及总磷(TP)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混凝剂投加量及药剂费用。结果表明,微絮凝-D型滤池工艺出水TP平均浓度为0.15 mg/L,最优水平值为0.05 mg/L,95%保证值为0.37 mg/L,TP平均去除率为63.6%。出水悬浮固体(SS)浓度95%保证值为10 mg/L。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在1.5~4 mg Al2O3/L范围波动,去除单位TP的PAC投加量平均值为16.7 mg Al2O3/mg-P,投加比为2~8 mol-Al/mol-P。当投加比超过5时,出水TP浓度可达到0.3 mg/L以下。吨水PAC成本平均值为0.017元/t。  相似文献   
317.
改性硅藻土复合混凝剂处理深度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油田深度采油废水中含有大量残油,粘度大、乳化程度高、油水分离困难,本实验采用改性硅藻土吸附和无机混凝剂混凝相结合以处理深度采油废水.结果表明,对于含油浓度为250~ 350 mg/L的石油废水,用强化吸附方法,吸附剂投加量为1.5 g/L,优化实验条件下除油率可达到75%;采用强化混凝的方法,PAC在投药量为200 mg/L的情况下除油率可达到87%;采用强化吸附-混凝联合处理的优化方法,投加0.7 g/L吸附剂+PAC 200 mg/L,除油率>95%,明显高于吸附和混凝单独处理效果,大大改善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318.
生物-化学强化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PFS(聚合硫酸铁)和PAS(聚合硫酸铝)为混凝剂,分别在化学反应器和SBR(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研究模拟城市污水的化学除磷和生物-化学强化除磷的效果. 结果表明:在化学反应器内,投加PFS和PAS均可提高TP的去除率,当投加量分别为0.20和1.00 mL/L时,出水ρ(TP)均在0.50 mg/L以下,TP去除率均超过90.0%. 在生物反应器内,投加PFS和PAS均可强化生物除磷效果,与化学除磷相比,PFS投加量需增至0.25 mL/L,TP去除率才可达到90.0%,单独投加PFS的除磷效果好于PFS强化生物除磷效果;而PAS投加量降至0.50 mL/L,出水ρ(TP)即低于0.50 mg/L,TP去除率可达到90.0%以上,PAS强化生物除磷效果好于单独投加PAS的除磷效果. 在生物反应器内投加PAS,TN去除率可提高12.5%;而投加PFS后TN去除率则下降3.3%. 在生物反应器内投加PFS和PAS,能将CODCr去除率从82.6%提至90.0%以上.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特征发现,投加混凝剂的反应器内生物群落数量有所减少,但同时产生一些新生物种群,强化了功能种群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19.
聚硅氧化铝铁混凝剂(PSAFC)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工业废弃物硫铁矿烧渣、结晶氯化铝、工业用水玻璃、工业盐酸为原材料配制聚硅氯化铝铁PSAFC,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pH值为8~9;碱化度B为1,印染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20.
将化学混凝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结合,利用混凝处理和生物膜过滤的双重作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污水的回用.结果表明:在原水ρ(CODCr),ρ(SS)和ρ(氨氮)分别为78,11和13 mg/L,色度为12倍时,出水ρ(CODCr),ρ(SS)和ρ(氨氮)分别为38,3和7mg/L左右,色度为2倍左右.相对于单独使用BAF,组合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有所提高,色度去除率提高明显(50%左右).膨胀聚丙烯(EPP)填料最佳SS和CODCr去除率对应的滤层高度分别为1.0和2.5 m,在较高滤层处,氨氮去除率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