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湖北省有十分丰富的过境客水资源,但自产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存在不容的污染;农业用水占大头,其节水潜力巨大;目前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很少;洪涝时时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长远看,湖北省的水资源问题将主要是污染型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对汉江中下游供水和水质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22.
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长期以来,湖北省各种土地类型的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一直没有查清,土地利用没有一个真实可靠的数据可供依据,利用最近的三次土地调查资料和历年的统计资料,对湖北省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1996年统一变更调查数据恢复重建了湖北省历年的实际耕地面积。结果表明,湖北省的实际耕地面积是统计年鉴中数字的1.4~1.5倍,但这并不意味着湖北省的耕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实际所拥有和正在利用的耕地数量和生  相似文献   
23.
在湖北农村 10个地点 ,利用澳大利亚集雨器自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按季度采集大气降水样品测定SO2 - 4浓度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各地 1997年降水中SO2 - 4浓度年均值比 1996年显著升高 ;大多数地点 1996、1997、1998年 1季度和 2季度降水中SO2 - 4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 ;大多数地点每年 1、4季度降水中SO2 - 4浓度高 ,2、3季度降水中SO2 - 4浓度低 ,说明湖北农村降水中的硫对秋冬作物影响比对春夏作物影响大 ;湖北农村降水中SO2 - 4浓度近两年不仅有时间变化规律 ,而且同一季度内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 ,在 1996年和 1997年 8个季度 10个点的降水SO2 - 4浓度最大值中 ,有 4个最大值出现在襄樊 ,它是目前湖北继宜昌市区、恩施市区之后又一个酸雨发展较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2000—2015年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内外生态状况变化和保护成效,基于高分1号数据生产的2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人类活动状况进行分析,基于30 m分辨率的4期TM遥感影像生产的土地覆被数据和基于Modis遥感影像生产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对淅川县、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核心区的土地覆被状况、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及其土地覆被转类途径的主导程度和3个相关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质量以及不同区域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核心区的格局和质量在该区域处于最优,且土地覆被变化状况也以核心区转类指数最高;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人类活动影响为耕地,其次包括居民点、采石场、养殖场; 15年间,保护区内外土地覆被均呈现转好趋势,但是保护区内变化优于保护区外,保护区核心区优于整个保护区,且转好的主导因素均是耕地变为湿地; 15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5.
丹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径流泥沙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该文基于荆紫关水文站1958~2015年径流和悬移质输沙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 检验法、距平累积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双累积曲线法,阐明了丹江流域近60年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径流泥沙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丹江流域径流量与悬移质输沙量年际变化大,呈显著下降趋势,1958~1972、1982~1989年为丰水丰沙期,1972~1981年与1990~2015年处于枯水枯沙期,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分别在1983年与1989年发生突变。人为因素和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58.8%和41.2%,说明人为因素特别是水利水土保持工程是引起丹江流域输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构建湖北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是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必要保障,而湖北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最大的缺陷是体制建设。文章在分析湖北循环经济发展体制缺陷的具体情况后,对该体制建设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其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京、津、冀、豫的用水安全。为了揭示丹江流域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基于SWAT模型,结合了2000、2008和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和2008~2018年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径流量和泥沙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丹江流域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 400.98 km2,林地、草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增加了938.20、400.04、43.53和12.44 km2;(2)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用地、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林地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减少。整体而言,相较于2000情景年,2008情景年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0.27亿m3(-2.16%)、多年平均泥沙量减少了1.19万t(-6.74%);相较于2008情景年,2018情景年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1.68亿m3(-13.73%)、多年平均泥沙量减少了8.97万t(-54.46%);(3)丹江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呈现...  相似文献   
28.
简讯     
疫情防控中再生人在行动近期,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战,众多企业及时响应,向重点疫区捐款捐物。中再生旗下公司湖北丰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北蕲春中再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北蕲春鑫丰废旧家电拆解有限公司、中再生襄阳循环资源利用有限公司4家湖北企业,向当地慈善基金会和红十字会共捐款80余万元,用于支援湖北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危机时刻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中再生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与一线抗疫人员齐心奋战,众志成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相似文献   
29.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磷素径流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但自发农用和无序开发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氮磷流失,进而加剧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通过对库区连续3 a的定位监测(2011~2013年),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的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事件中常规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848±0.153、0.140±0.006 mg/L,其中地表径流中磷的形态以颗粒态为主,壤中流以溶解态的生物可利用磷为主。常规施肥下,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年均流失通量分别为0.236±0.004、0.100±0.003 kg·hm 2,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通量分别占总流失通量的70.2%、29.8%,地表径流是坡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但壤中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处理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量分别降低了45.3%、40.0%。建议采取减量施肥的方式,以降低营养盐负荷,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30.
三峡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又面临再次移民的规划.为有效的缓解由于搬迁中搬迁主体与搬迁规划向左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优化搬迁政策制度,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应分析库区移民自身的福利状态与搬迁意愿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福利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并设计问卷,在多层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运用Logit模型建立三个逐次包含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找到对移民搬迁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福利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表明,对于库区人口搬迁的自身福利的变化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居住环境、居住方式、教育程度、饮水方式、政策了解程度、环境满意度等;收入、承包地面积、工作等因素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年龄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电话和教育建设对于搬迁意愿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