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07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自制的β-MnO2纳米棒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碱性桃红染料模拟废水,反应过程不需添加过氧化氢、无需加热.实验结果显示,低pH值(pH=1)有利于染料的脱色和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以β-MnO2纳米棒为催化剂分解碱性桃红染料废水的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1378min-1.对反应前后的溶液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碱性桃红在催化处理过程中芳环断开,生成脂肪胺、NH4 和CO2.  相似文献   
82.
师培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160-162
测定水中总磷,通常采取过硫酸钾消解,使水样中所含磷全部氧化成正磷酸盐,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过硫酸钾的溶解度较低,配制时间较长,并且在温度偏低时易析出过硫酸钾晶体,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过硫酸钠易溶于水,配制容易,温度的变化对溶液浓度影响不大.研究用过硫酸钠代替过硫酸钾消解测定地表水中总磷的方法,并从校准曲线、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等几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3.
研发了1种可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微尺度光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质吸光理论,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发射器件,以光电池为光接收器件.配以适当的检测电路,实现了对溶液锌离子浓度的检测。整个系统具有携带方便、光学元件少、测量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结构与参量优化设计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微型光电检测系统可以实现溶液浓度的较精确测量,也可用于气体环境因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4.
土壤与酸性含氟溶液相互作用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反复多次提取实验方法模拟了酸性含氟溶液与红壤和赤红壤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土壤中氟含量不同对土壤溶液pH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当氟含量较低时氟离子对土壤溶液pH的影响不明显;当浓度较高时则可大大提高土壤溶液的pH,缓冲土壤酸化。在第一次提取中因氟的大量吸附可减少溶液中铝的浓度,且氟含量越高铝浓度越少量越大。随提取次数增加土壤溶液中铝、氟浓度同时增加,且氟含量越高铝浓度越大,其中氟以AI-F络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85.
以橙黄II染料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A/H2O2构成的类Fenton反应中各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为:[H2O2]=20 mmol/L,[Fe-NTA]=2.5 mmol/L,pH=3。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H2O2浓度、Fe-NTA浓度对脱色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脱色反应在30 m in内基本完成,类Fenton试剂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保持较好的脱色效果,而且在pH=6时,类Fenton试剂比传统Fenton试剂的脱色效率提高约75%。增加双氧水浓度可以提高橙黄II溶液脱色率,但超过20 mmol/L后效果提高不明显。在0.5~2.5 mmol/L的范围内,Fe-NTA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6.
微波辐射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物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辐射法可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物,产物可经红外光谱证明其絮凝性能受接枝物浓度、接枝物接枝率、溶液酸度、溶液温度及絮凝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其用作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效果优于国产聚丙烯酰胺,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7.
粉煤灰淋溶液中的有害物质对地下水污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中有害物质对土壤的影响试验表明,0.3m的土层对粉煤灰淋溶水中pH值、F^-、全盐量和总碱度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如pH值的吸附中和量为3.7 ̄40,F^-吸附率达87.4%,总盐量的吸附率达70.97%,碱度吸附率达94.3% ̄96.4%,Cr^6+吸附能力较弱。由于贮灰场附近土层远大于0.3m,因此粉煤灰淋溶水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88.
挥发酚测定中显色溶液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絮凝剂是处理工业废水和其它污水最常用的化学药剂.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粉末状絮凝剂,在制备絮凝剂溶液时,一般采用普通搅拌器制得.粉末状絮凝剂在与水混合前,单体颗粒没有完全分开,小团颗粒的外表面被水首先浸湿并形成胶质体外层,水很难再渗透进去.因此,传统方法溶解粉末状絮凝剂一般要用数小时,而且部分聚合物的分子被破坏,絮凝能力降低20~40%,致使用量相应增加,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寻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