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449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179篇
综合类   2843篇
基础理论   445篇
污染及防治   430篇
评价与监测   33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在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应该重视这一领域研究的建议和今后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62.
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水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强化混凝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与水源的分子量分布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黄浦江水中低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占多数,因此,强化混凝处理有机物效果有限.对于<1k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增加混凝剂投量可有效去除紫外吸光值(UV254),但去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效果很差.尽管增加混凝剂投量和降低pH都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但决定强化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pH,去除黄浦江水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为6~5.  相似文献   
63.
A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in which the pre-treatment was improved in allusion to the media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CW), e.g. the soil and the grit,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 quantity and the relation with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in the Typha latifolia constructed wetlands under three different Ioadings in summer from May to Septemb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of the AOB decreased in the Typha latifolia CW with the increase of vertical depth. However, the AOB quantity was 2-4 times the quantity of the control in the root area. Additionally, ORP in the rhizosphere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other areas, which showed that Typha latifolia CW was in an aerobic state in summer when using simulated non-point sewage at the rural area of Taihu Lake in China and small town combined sewage.  相似文献   
64.
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铁纳米TiO2粒子,并用掺铁后的纳米TiO2粒子作为催化剂,对气相甲苯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利用色谱、质谱、红外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掺铁浓度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  相似文献   
65.
66.
典型北方高碱度微污染水体强化混凝的示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碱度、受有机物污染的典型北方水体为例,探索适宜的强化混凝技术.在水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水质特征的强化混凝目标.研究了高碱度水体强化混凝技术方法.研究表明,可以通过3条技术途径提高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其一在混凝前优化pH,促进絮凝剂水解形成中聚体,AlCl3在pH 6左右,FeCl3在pH 5左右时,有机物去除率可以提高一倍左右;其二是强化沉淀软化;其三是絮凝剂优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传统絮凝剂进行改性,研制出了适合我国北方水质特征的高效絮凝剂,能较传统絮凝剂将有机物去除率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67.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处理黄浦江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董秉直  曹达文  范瑾初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731-733,737
采用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膜联用技术处理黄浦江原水。试验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不会造成膜过滤阻力的增加。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越多,膜过滤阻力也越小。粉末活性炭与膜联用能有效地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8.
海面溢油的荧光光谱鉴别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 ,分别阐述了普通荧光光谱、同步荧光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的“指纹”信息特征 ,并介绍了导数荧光法、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等辅助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9.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节能现代水处理技术,从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的机制,各类污染物光催化降解的现状,光催化剂活性的研究现状,固定相光催化氧化的进展,光催化氧化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4.4HAC-NaAc缓冲介质及乳化剂OP存在下,Cr6+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显色反应生成桔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482nm波长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max=3.47×104.络合物配位比为Cr6+:DBHPF=2:3,Cr6+在0-1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水样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