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3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碳纳米管(CNTs)的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大,提高了其释放到环境中的可能性.尽管碳纳米管的水生生态毒性有所报道,但对两栖动物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仍比较少.本研究采用分阶段暴露的方式,以热带爪蛙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畸形类型、心率、体长等作为毒性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浓度多壁碳纳米管(25、50 mg·L-1)对爪蛙胚胎发育的胚胎毒性与敏感窗口.结果显示,多壁碳纳米管可导致爪蛙胚胎死亡率升高,孵化率降低,但对其心率、体长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产生的畸形类型包括心腔水肿、脊索弯曲、泄殖腔畸形、眼睛畸形等,其中,心腔水肿占的比例最大为28.7%.另外,根据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等指标综合评价爪蛙胚胎对多壁碳纳米管的敏感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原肠胚期、囊胚期、神经胚期、尾芽期.研究表明,浓度为25 mg·L-1和50 mg·L-1的多壁碳纳米管对热带爪蛙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胚胎卵膜粘附碳纳米管有间接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评价碳纳米管对水生生物胚胎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2.
《环境教育》2004,(8):52-53
溪志农高高的个子,被太阳晒红的脸上,始终是友善的笑容。他是国内著名的环保人士,曾于2000年荣获“地球奖”。人们对于这位实践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精神的环保志愿者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73.
基于对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6.7级以上大地震年份与月亮白赤交角的两个极值的变化周期18.6年的关系,建立了1个预测模型,用于对未来川滇地区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的39个M≥6.7级强震与月亮白赤交角的两个极值的变化周期18.6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川滇地区未来19年内有可能发生4次M≥6.7级地震的危险,另一方面,2012~2017年有强烈的地震灾害信号,并且未来几次M≥6.7地震可能发生在2014/2015/2019/2027年。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棘胸蛙半自然人工驯养的主要技术,并根据试验记录描绘了棘胸蛙的整个生活史  相似文献   
75.
两栖动物蝌蚪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价化学品急性毒性的一种方法。以毒死蜱、乙草胺、重铬酸钾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为测试物,比较了我国本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与国际通用种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在蝌蚪急性毒性试验中的敏感性。结果发现:2类蝌蚪分别进行的11次试验中,空白对照组黑斑蛙蝌蚪死亡率(0.9%)远低于非洲爪蟾蝌蚪的死亡率(5.8%);重铬酸钾和PFOS对黑斑蛙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34.0 mg·L-1和81.0 mg·L-1,而对非洲爪蟾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51.6 mg·L-1和92.1 mg·L-1,显示黑斑蛙蝌蚪对这2种化学品的敏感性略高于非洲爪蟾蝌蚪;毒死蜱和乙草胺对黑斑蛙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0.41 mg·L-1和4.1 mg·L-1,而对非洲爪蟾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0.12 mg·L-1和3.1 mg·L-1,显示黑斑蛙蝌蚪对这2种化学品的敏感性略低于非洲爪蟾。鉴于2类蝌蚪对化学品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黑斑蛙蝌蚪的自然死亡率低,材料更易获得,笔者认为黑斑蛙蝌蚪比非洲爪蟾更适合作为蝌蚪急性毒性试验的材料,用于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中的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76.
赵晶晶  郭冬琴  杨敏  张杰  周浓 《环境化学》2022,41(2):761-769
为了明确解磷菌在滇重楼生产上最适剂量,本文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在灭菌土壤中,不同剂量解磷菌处理对滇重楼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解磷菌在滇重楼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滇重楼苗期接种解磷菌可提高根系活力,增加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  相似文献   
77.
在“泛珠三角”条件下,滇粤两省同处珠江流域的地缘性、产业经济的互补性和合作环境的优越性决定了两省合作的必要性。在介绍、分析两省背景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滇粤空间合作轴线,并对其优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贵州万山汞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两栖动物泽陆蛙可作为环境重金属等污染物监测的指示生物。为了解万山汞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背景下泽陆蛙重金属生物富集特征,以及环境重金属对其健康的影响,该研究对该区域下溪河、敖寨河和瓦屋河内泽陆蛙肝脏、皮肤(背部)、股骨、肌肉(后肢)和肠道(小肠)5种组织中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砷(As)、硒(Se)、汞(Hg)这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肝体指数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泽陆蛙各组织中的富集特征不同,必需元素(Zn、Cu、Mn、Cr、Se)的含量明显高于非必需元素(Hg、Pb、Cd、As)。肝脏和股骨是泽陆蛙重金属富集的主要位置,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为:Se、Hg、Cu主要分布在肝脏,Pb、Mn、Ni主要分布在股骨,Cr、Cd主要分布在肠道组织,As主要分布在肌肉,Zn主要分布在肠道、皮肤和股骨。泽陆蛙组织中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主要通过皮肤摄入,而通过食物吸收的方式相对较少。泽陆蛙肝脏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与肝体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意味着区域重金属...  相似文献   
79.
亚急性镉暴露对雄性黑斑蛙生殖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实验条件下,将健康性成熟雄性黑斑蛙暴露于2.5、5.0、7.5和10.0mg·L-1浓度的镉溶液中14d,观察和分析黑斑蛙的精子数量、精子畸形率,测定精巢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和活力,以探讨镉对黑斑蛙的雄性生殖毒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镉可引起黑斑蛙精子数量减少和精子畸形率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②镉可引起精巢ACP、LDH酶活性的降低,且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③镉可引起精巢组织MDA、GSH含量的升高,引起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的降低.由此推论,亚急性镉暴露对黑斑蛙精巢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机制与镉致黑斑蛙精巢组织标志酶活力的降低和精巢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0.
滇金丝猴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金丝猴栖息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分析了滇金丝猴栖息地目前受到的威胁,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