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棘洪滩水库近10年水质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2004-2006年棘洪水库的TN、TP、CODMn和浮游藻类的调查结果,对该水库近10年(1997-2006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数据显示,在年度之间,TN质量浓度冬春季较高,夏秋季逐渐降低,TP质量浓度和CODMn变化不大; 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则表现出与TN相反的趋势,冬春季较低,夏秋季最高; 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冬春季以硅藻和隐藻为主,夏秋季绿藻和蓝藻占优势,但2006年的夏秋季绿藻取代蓝藻占明显优势.对1997-2006年TN、TP、CODMn和浮游藻类年际变化分析发现,TN质量浓度年均值2003和2004年偏高,其余年份变化不大,TP质量浓度、CODMn年均值变化不明显; 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在2003-2006年偏高,但2006较2005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年均值较低; 浮游藻类种群结构1997-2002年以硅藻和隐藻为主,2003-2005年以蓝藻为主,2006年绿藻取代蓝藻,与硅藻同占优势.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水库的水质均为二级--良好级.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得出的结论是,近10年来该水库的营养程度均为中营养.尽管2002-2005年有向中-富营养发展的趋势,但因及时采取了控制入库源水质量的措施,2006年的水质又有所改善.总体而言,该水库的水质状况良好,属中营养型,可确保饮用安全.  相似文献   
22.
山东省潍坊市冰雹灾害发生规律及防灾措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山义昌  王潇宇 《灾害学》2001,16(4):53-56,62
根据1991~199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坊市近期冰雹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预防冰雹灾害的措施,着重指出了利用高炮和火箭防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为认识和了解青海省特大滑坡的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其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滑坡”即以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方法为主,结合其它勘探、测绘、试验、调查等手段来获取数字形式的与地理坐标配准的滑坡基本信息,并利用GIS技术存贮和管理这些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滑坡学原理进行空间分析,研制各类模型,以服务于滑坡调查、监测、研究、滑坡灾害评价、危险预测、灾情评估等工作。本文通过白刺滑坡三维数字模型来说明“数字滑坡”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于2020年8月测定了白茅海潮表层、次表层(50 cm深)沉积物及间隙水、排放废水中9种重金属(Zn、Cr、Pb、As、Cu、Cd、Ni、Fe、Mn)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及相关性分析法,结合沉积物粒度特征和TOC含量对白茅海潮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相关关系和污染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沉积物以砂为主,粘土和粉砂含量极少,TOC平均含量为0.031%,重金属含量为Fe>Mn>Zn>Cr>Pb>As>Ni>Cu>Cd。沿岸方向上,P1剖面某些重金属含量高于整个调查区平均含量,出现富集趋势。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在垂岸方向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不同深度沉积物Pb、Zn、Cu、Cr、As、Cd含量均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I类标准值。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为Mn>Fe>Zn>As>Ni>Cu>Pb>Cr>Cd,Cr、Fe、Mn在不同介质中含量差异较大。调查区氧化还原类金属对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粒度和TOC对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小。调查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为113.03,表现为轻微潜在生态危害。各重金属潜在生态污染程度为Cd>As>Pb>Cu>Zn>Cr。Cd为调查区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因子,应列为白茅海潮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25.
兰州市区"三"水源地始建于1964年,是兰州市区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区。根据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三"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量已有大幅度下降。根据统计和计算结果,如果考虑在崔家大、马南侧开辟和疏通兰州市黄河南河道,将"三"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提升到7300×10~4m~3/a(20×10~4m~3/a)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为保护"三"水源地,充分发挥"三"水源地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三"水源地的水资源,探讨研究兰州"三"水源地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棘洪水库的源水是水库流场变化的主要动力,风力状况也是影响棘洪水库流场况变化的重要因素,当水库处于非调水期,风力状况的作用尤为明显。本论文整理了棘洪水库1989-2008年20年间气象资料,统计得出水库年际和四个季度的风向、风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棘洪水库常年盛行风向是南风和西北风。春季和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和秋季以东风和东南风为主。通过sMs软件建立的水质模型可以验证,不同的风向与风力大小对水库流场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三峡水库调节典型时段对洞庭湖湿地水情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与长江联系紧密,三峡工程运行将改变洞庭湖的水文过程,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评估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湿地的水文影响,选取水文情势变化大且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重大影响的汛末蓄水和汛前腾空两个时段,运用反映江湖水动力交互的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与流量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湖泊高程和面积关系曲线,分析了不同增减下泄流量对洲湿地淹没出露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庭湖吞吐长江,复杂的江湖水动力交互作用使得湿地水文过程变化有明显的非线性。在恒定流条件下,汛末蓄水减泄4 000 m3/s流量可使城陵矶水位降低1 m。同样抬高1 m水位,汛前腾空约需增泄3 500 m3/s。在空间分布上,三峡水库调节对洞庭湖水情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受江湖关系和湖盆地形的影响,与长江水力联系紧密的东洞庭湖、南洞庭湖东部和西洞庭湖北部受三峡水库调节影响大,而西洞庭湖南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8.
为进一步了解近几年大王水库整治成效,文章采用模糊标识指数法对2008~2016年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选取COD_(Mn)、NH~+_4-N、TP、TN、DO等指标分析年际浓度变化趋势;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大王水库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大王水库水质总体改善,由2008年劣V类转变为2016年III类,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水质目标要求,以致存在饮水安全风险;TN浓度得到有效控制,COD_(Mn)、DO浓度得到改善,TP和NH~+_4-N浓度控制不够理想,部分点位浓度有所增加;水库整体为中营养水平,然而综合营养指数接近中营养水平上限,且2016年较2015年略有反弹,需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29.
青海省塔拉滩草原利用方向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大草原,近40多年来一直有宜农与宜牧之争。本文就此,从3个方面作了重点论述:垦种粮的后果严重;超载过牧也有潜在生态危机;最佳出路是将根治沙源与合理利用草原结合起来,发展季节畜牧业,走一条治用结合、谷互补、农牧业相互促进的道路,建设一个新型草原。  相似文献   
30.
新时代背景下湾长制制度设计与探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湾长制是在我国严峻的海洋生态保护形势下海洋综合管理模式的创新,由沿海各级党政主要同志担任湾长,负责辖区内海湾()的整治和综合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探索高质有效的"生态+海洋综合管理"模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沿海地区借鉴河长制经验,以海湾()为着眼点,积极试点湾长制。本文介绍了湾长制设计背景、内涵,探索总结了试点地区的创新做法,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从顶层设计、依法施策、党政责任压实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实施湾长制的考虑,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