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32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612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61.
462.
碱催化脱氯技术处理氯代新POPs研究及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丹作为氯代新POPs的代表,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探讨反应温度、NaOH和石蜡油投加量对硫丹在NaOH/石蜡油碱催化反应体系中的去除和脱氯效率(RE和DE)的影响,并寻找出最优条件,开展示范工程研究.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反应温度、NaOH投加量和石蜡油投加量对硫丹脱氯效率的影响要大于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当温度为250℃,硫丹和NaOH及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3:6和1:3:10时,反应3h后,硫丹去除率和脱氯效率分别达到99.99%和99%以上.采用硫丹和得克隆两种氯代有机物开展示范工程研究,中试设备处理能力达到15kg/批次,在250~300℃下反应3~10h后,对硫丹和得克隆的去除效率均达到99.9%以上,表明硫丹和得克隆被有效分解.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63.
王聪聪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801-805,818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有毒甲藻,近年在我国沿海已经爆发过藻华,值得关注。本文研究了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的几种海洋生物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存活及摄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轮虫、卤虫存活影响较大,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的影响较小,对中华哲水蚤存活几乎无影响。48 h,对轮虫的半数致死密度LC503400 cells/mL;96 h对卤虫的半数致死密度为LC504800 cells/mL;对黑褐新糠虾的半数致死密度为LC5089000 cells/mL;在89000 cells/mL的藻密度下,中华哲水蚤存活率约为80%。该藻不同组分对实验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细胞破碎液对轮虫、黑褐新糠虾的影响最大;细胞外液对卤虫的影响最大。该藻对生物的摄食影响则发现,24 h内,轮虫、卤虫、中华哲水蚤均摄食该藻,且3种生物的摄食率随着藻密度增高而增加。可见,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不同,其现场藻密度一般可达到104cells/mL,对轮虫、卤虫存活影响很大;该藻对生物有不同的致毒机制和致毒途径。结果表明:该藻藻华爆发,可能会对浮游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有害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生物的影响,才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它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464.
为解决电力企业新业务新业态现有安全管理模式匹配性不足问题,以国内某电力企业为例,从业务、所有制、组织模式及地域4个维度分析公司新业务新业态风险及责任,提出4项安全管理策略,完善新业务新业态安全责任清单,制定分类分级管理规范.提出适用于电力企业新业务新业态的"4411"安全管理模式,形成闭环安全管理机制.研究结果可为国内...  相似文献   
465.
<正>据卫生部新闻办公室通报: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万8128例。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万2730例。我国职业病形势严峻,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要扭  相似文献   
466.
探讨电梯新检规对底坑空间的修订,分析新检规对底坑空间的三条规定的含义以及具体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67.
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十四五”建设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的序幕。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企业是最大的贡献者,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石。然而,我国企业总体大而不强,强而不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其大短板。  相似文献   
468.
我国"无废城市"自试点开始已达三年之久,成效显著,但也面临诸多运行困境,如固体废物法律体系不健全、垃圾分类进度迟缓、白色污染严重以及多元主体参与度不强等.为解决以上困境,"无废城市"建设应在新《固废法》下作出新解,并且积极借鉴日本、德国以及新加坡"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完善固废治理法律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加强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469.
新粒子生成是大气气溶胶粒子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全球空气质量、气候效应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综述了实际环境大气观测新粒子成核过程中使用仪器的发展变化进程和大气中新粒子成核机制以及随后增长过程的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在全球很多不同的大气环境下都观测到了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并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模型模拟发现了一些成核和增长机制,然而尚未有统一的机制能够全面系统地解释不同环境下新粒子是如何生成和增长的。特别是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粒子成核和增长的机制尚不明确。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结合外场观测、实验室研究和模型模拟等研究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长期的全面综合观测研究,进一步探究新粒子生成和增长背后的化学机制以及新粒子对区域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是大气新粒子生成研究亟待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470.
为探讨5种吸附剂对新农药哌虫啶吸附特性的影响,该文应用振荡平衡法,分别考察了5种吸附剂对哌虫啶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并比较了5种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359 nm)测定水溶液中哌虫啶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溶液中哌虫啶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腐殖酸、块状活性炭、高岭土和硅藻土的平衡时间分别为10、30、90、120和240 min,哌虫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0.845 1、9.233 6、1.084 6、0.737 6和2.808 9 g/kg;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哌虫啶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能力分别为粉末活性炭>腐殖酸>块状活性炭>硅藻土>高岭土。通过吸附热力学试验研究表明,5种吸附剂对哌虫啶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为物理吸附,腐殖酸和高岭土吸附哌虫啶为吸热反应,硅藻土和活性炭吸附哌虫啶为放热反应。明确了5种吸附剂对哌虫啶的吸附能力,其中粉末状活性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减少哌虫啶在土壤环境的淋溶作用,在减轻哌虫啶对土壤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