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441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12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基塘生态系统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石 《环境导报》1997,(3):37-37
基塘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兼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它与一般的旱地和鱼塘所起的作用不同,是湿地生态农业经营的重要形式。在低洼易涝地区开辟农田存在内涝危险、生产不稳定,但辟为基塘系统深挖鱼塘能容纳洪水,挖出的塘泥可抬升基面减少湿害、使旱作趋于稳定增产。基塘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它们又各自形成生态系统。基面系统的生产者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鱼塘系统则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个子系统所产生的"废物"(如桑基鱼塘的蚕沙、蔗基鱼塘的滤泥)既是水陆两个子系统的桥梁又是两个…  相似文献   
402.
河流缓流区水体由于自净能力较差,导致含苯环有机污染物(BCCs)在其中积累且不易降解,从而对人类健康和水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本研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铁掺杂藻基生物质催化剂(SP-F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SP-Fe的结构形貌、元素和官能团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对河流缓流区水体中BCCs的去除性能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SP-Fe在实际河流缓流区水体中可迅速活化PMS,30 min内对两种典型BCCs—罗丹明B(Rh-B)和亚甲基蓝(MB)的去除率分别可达100%和95%.此外,SP-Fe含氮量高达6.24%(原子百分比),表明通过藻类蛋白质中的高N含量实现了自身的N掺杂.以Rh-B作为BCCs典型代表,通过自由基淬灭和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在SP-Fe/PMS去除BCCs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P-...  相似文献   
403.
以人工合成类黑精(Melanoidin,MLD)为底物模拟糖蜜酒精废液中的有色物质,研究了松香基弱碱型阴离子吸附树脂(Rosin-based weak basic type anion-adsorption resin,RWAA)吸附MLD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在RWAA投加量为0.41 mg·mL-1、温度为333 K及溶液pH值为7的条件下,RWAA对MLD的平衡吸附量为337.02 mg·g-1,对应MLD去除率为92.43%.经5次再生循环使用后,RWAA对MLD的去除率仍高达89.14%.RWAA对MLD的吸附性能显著优于D301、D314及YZA354FD等3种商业吸附树脂.RWAA对糖厂废液中色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吸附热力学及等温线可知,RWAA对MLD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及熵增的多层吸附过程,且RWAA对MLD的吸附速率与吸附剂所携带空活性位点数量呈正相关.结合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吸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是RWAA上带正电荷的质子化叔胺与MLD中带负电荷的羧酸根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04.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的电荷特性及絮凝作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高宝玉  王燕  岳钦艳  王献 《环境科学》2003,24(1):103-106
以具有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为原料,制备出了系列PAC-PDMDAAC,采用微电泳技术研究了其电动特性,初步试验了处理黄河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C-PDMDAAC较PAC具有更高的正Zeta电位值与更好的除浊效果.PAC的B值和PDMDAAC质量分数(P)对PAC-PDMDAAC的Zeta电位与除浊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5.
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引发温室效应的能力是等量CO2的25倍。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中存在低浓度(0.05%~0.5%)CH4泄露。CH4化学结构稳定,起燃温度高,低浓度CH4难以被捕集利用,催化氧化是去除尾气中低浓度CH4的主要方式。贵金属钯(Pd)是完全氧化低浓度CH4性能良好的催化材料。针对Pd基催化剂低温活性、可靠性以及研发成本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Pd基催化剂主要研究进展。首先明晰了催化剂的Pd粒径和价态分布、Pd分散状态、载体种类以及强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SMSI)等对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其次,总结了目前公认的Pd基催化剂表面甲烷氧化机理和反应路径;之后,详细阐述了Pd基催化剂运行过程中高温烧结、水中毒及硫中毒等多种失活机制;最后,总结了当前低浓度甲烷完全氧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甲烷氧化催化剂的发展方向,并简要提出了Pd基催化剂的性能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406.
三丁基锡对螺旋藻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氯化三丁基锡对盐泽螺放心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TBT对盐泽螺旋藻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50为5.09μg/L。  相似文献   
407.
文章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钛基钒系催化剂(V4W5Ti),通过超声浸渍合成铈掺杂钛基钒系催化剂(Ce10V4W5Ti),用稀硫酸进行预处理合成Ce10V4W5Ti-pre-H2SO4,对其脱硝能力及抗水抗硫性能进行探究。考查了不同催化剂在200℃下的脱硝性能;水分、SO2及氨氮比对脱销效率的影响。XRD结果证明水热法合成后的催化剂的主要晶型为锐钛矿。脱硝及抗水抗硫实验结果表明:Ce10V4W5Ti-pre-H2SO4的NOx转化效率最高,200℃反应温度下可达85.7%;Ce10V4W5Ti抗水抗硫性能最佳,同时加入10%H2O和1 000×10-6SO  相似文献   
408.
《环境》2011,(Z1):59
2010年12月17日上午,四会大沙污水处理厂、地豆污水处理厂和江谷污水处理厂三座污水处理厂同时举行主体工程竣工庆典仪式。省环保基金会  相似文献   
409.
为了初步探索环境微生物的快速测定法,提升应对微生物污染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运用美国BD公司的细菌鉴定系统对东胜区三台基水库水质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共鉴定出6种细菌,其可信度分别为95.7、99.1、94.3、98.7、98.5、和99.2。结果表明该系统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和微生物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410.
采用3种铁基吸附剂(FeSO4•7H2O、针铁矿、Fe0)和铝基吸附剂(Al(OH)3),对某起爆药污染场地土壤中锑(Sb)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批量浸出实验、比表面积测定以及BCR分析,研究了铁、铝单一和混合吸附剂的稳定化效果以及稳定化前后土壤比表面积及Sb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铁基吸附剂对Sb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FeSO4 (log Kf= 5.85)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Fe0 (log Kf = 3.21)和针铁矿(log Kf = 4.32);稳定时间为10d的条件下,不同铁基吸附剂对Sb的稳定化效率随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且10%FeSO4(97.1%) > 10% Fe0(72.3%) > 针铁矿(41.0%);FeSO4的添加明显促进了土壤中Zn、Cu、Pb的浸出,达到原土壤浸出浓度的1990.2、2.8倍和21.6倍,添加Al(OH)3后能够显著降低Zn、Cu、Pb的浸出浓度,添加量为4%时,稳定化效率分别达到93.8%(Zn)、93.5%(Cu)和98.3%(Pb);5%FeSO4和4% Al(OH)3混合吸附剂对Sb及Zn、Cu、Pb的综合稳定化效率最好,处理10d后稳定化效率最高可达94.6%、74.2%、82.2%和97.6%;进一步分析表明,混合吸附剂添加后比表面积能够达到原土壤的1.31~1.67倍,残渣态Sb比例增加0.037~0.197倍,与稳定化效果相一致,表明铁铝混合吸附剂是处理起爆药污染场地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