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The phenomenon of two dilute aqueous phases composed of sodium dodecylsulfate (SDS) and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 was investigat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concentrations and molar ratios of the two surfactants,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hloride and temperature. Vesicles formation was found in the both phases by TEM image.  相似文献   
172.
通过高温活化的方式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探究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合成环氧氯丙烷废水中甘油吸附性能的变化,对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改性条件改性后的活性炭相比于未改性炭,其对甘油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在活化时间2 h,改性温度800℃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对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吸附容量最高达到59.93 mg/g。相比于准一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对南方某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现场考察 ,指出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作了分析讨论。利用新型造粒流化床高效污泥浓缩技术 ,对该厂的生产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和排泥浓度 ,缩短了污泥水力停留时间 ,是解决南方地区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的一项高效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4.
高浓度臭氧水溶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涡流叶轮泵、射流器和喷嘴等物理方法可将高浓度臭氧气体(>100g/m3)有效地溶解于水,使臭氧溶解率达到98.6%,臭氧水溶液的臭氧浓度达到8.06g/m3,生成无残留物的绿色强氧化药剂、强消毒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5.
利用微模型实验,研究β-甘油磷酸钠修复含铀地下水的效果,监测厌氧培养过程中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pH值和铀浓度的变化,分析沉积物中铀的化学形态以及U (IV)的比例.结果表明:厌氧培养25d后,β-甘油磷酸钠组和甘油组的铀浓度分别从2.96,2.99mg/L降低到0.030,0.044mg/L,达到了我国《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规定的排放标准.β-甘油磷酸钠作为碳源和磷源能够降低沉积物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铀的比例,并能提高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铀的比例;厌氧培养25d后,β-甘油磷酸钠组沉积物中U (IV)的比例达到了91.79%,比甘油组提高了28.82%,厌氧培养45d后,β-甘油磷酸钠组沉积物中U (IV)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而甘油组则下降了7.98%.β-甘油磷酸钠作为碳源和磷源,能够促进U (VI)的生物还原和矿化从而将铀原位固定.  相似文献   
176.
不同温度下镁在方解石与水溶液之间的分配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加兴 《青海环境》2003,13(4):172-174
文章采用“定量加入法”(constant-addition),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模拟实验,产生方解石沉淀,经过洗涤、烘干、衡重和测定,在25℃、40℃、55℃、70℃、85℃、90℃和100℃下,得到的实验结果(分配系数kd)分别为0.017、0.022、0.032、0.035、0.044、0.049和0.056。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镁在方解石与水溶液之间的分配系数kd与温度T(K)之间的函数关系为:logKd=0.0069T-3.828。  相似文献   
177.
汤丽鸳  陆庚  符若文  姚广伟 《环境技术》2003,21(4):22-25,37
通过控制交联剂(DVB)及单体(4-VP)浓度等工艺,研制了不同交联度的聚丙烯接枝4乙烯基吡啶离子交换纤维(PP-g-4VP),旨在改善纤维的结构及其再生吸附和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VB含量增大,纤维的接枝率下降,交联度增加,而吸水率下降。所制的PP-g-4VP和PP-g-4VP-季铵盐纤维对Cr~(6+)静态吸附量大,分别达约6.5mmol/g和4mmol/g。交联度低时,纤维对Cr~(6+)吸附速度越快,穿透点前流出液浓度较低。纤维吸附Cr~(6+)后用1N NH_3·H_2O能完全洗脱,再生吸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8.
La_xSr_(1-x)NiO_3对水溶液染料的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甘氨酸 硝酸盐燃烧合成法 ,制备LaxSr1 -xNiO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并以此为光电催化剂对不同水溶液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和光电催化降解实验。利用红外、紫外 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曲线研究LaxSr1 -xNiO3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LaxSr1 -xNiO3(x =0 .1 5、0 .6、0 .7、0 .75、1 )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 ,La0 .7Sr0 .3NiO3也具有光电催化降解特性 ;LaxSr1 -xNi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NiO3,这与A位离子 (La3+ 、Sr2 + )的电子构型有关 ;Sr2 + 的加入可使La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9.
亚磷酸盐(HPO32-,H2PO3-,+3价)是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还原态形式,其在水环境中的光氧化过程可能是亚磷酸盐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300W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环境浓度(1μmol/L)的亚磷酸盐在NO3-溶液中的光氧化过程,探讨了NO3-浓度、溶液pH值、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离子(Cl-、SO42-、HCO3-、Fe3+、Mn2+)及腐殖酸对亚磷酸盐光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盐在NO3-溶液中的光氧化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当NO3-浓度由0增至120μmol/L时,其速率常数由0.020h-1增至0.271h-1;酸性溶液(pH = 4)有利于亚磷酸盐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氧化,水环境中SO42-及Cl-对光氧化过程存在弱抑制,而HCO3-对光氧化过程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Fe3+促进了亚磷酸盐在NO3-溶液中光氧化过程,而Mn2+则是抑制作用.腐殖酸的加入对亚磷酸盐光氧化过程存在抑制作用.活性氧猝灭剂(异丙醇,叠氮化钠)的加入大大抑制了亚磷酸盐的光氧化过程,表明亚磷酸盐光氧化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对其光氧化起到关键作用.模拟太湖水样中亚磷酸盐的减少量与正磷酸盐的增加量一致,证明亚磷酸盐光氧化产物是正磷酸盐.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对野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株耐高浓度甘油及高浓度1,3-丙二醇的突变菌株A-39-3,该突变株产1,3-丙二醇的量较野生菌株提高了58%,副产物2,3-丁二醇和乙醇的量分别降低了27%和19%.为探讨突变株高产1,3-丙二醇的原因,通过对突变菌株发酵过程中关键酶的酶活跟踪分析,发现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的酶活力与野生菌株相差不大,甘油脱氢酶(GDH)的酶活力略有下降,而突变菌株的甘油脱水酶(GDHt)的酶活力明显高于野生菌株.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从转录水平上比较甘油脱水酶基因的差异,结果发现突变菌株A-39-3甘油脱水酶基因的相对mRNA转录水平是野生菌株K的2.58倍,分析说明该突变株1,3-丙二醇产量的提高与关键酶基因dhaB的mRNA转录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