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8篇
  免费   1416篇
  国内免费   815篇
安全科学   1601篇
废物处理   289篇
环保管理   3757篇
综合类   11562篇
基础理论   2218篇
污染及防治   671篇
评价与监测   492篇
社会与环境   1165篇
灾害及防治   134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859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1656篇
  2013年   1261篇
  2012年   1123篇
  2011年   1123篇
  2010年   964篇
  2009年   1100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024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632篇
  2003年   695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晓讷  张向阳 《劳动保护》2009,(12):70-72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被称为“中华龙城”,诗人赵翼曾在这里吟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千古绝唱。如今,这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常州地处“长三角”腹地,南依太湖、北邻长江,古运河、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城而过,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常州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  相似文献   
222.
汶川地震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汶川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对该区域分布的大量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威胁,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本文在对受灾省份自然保护区损失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灾区自然保护区基础状况,分析比较震前和震后生态环境变化,调查地震造成的自然保护区损失情况,分析了面临的生态风险,并相应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3.
分析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Arc/Info为平台,使用矢量数据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方法,并与使用栅格数据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使用矢量数据的评价模型具有运算结果精确度高、修改方便、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4.
本文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对栽植17年的人工柳杉、杉木、水杉、桦木、桤木、喜树林的碳聚积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生物量积累规律为: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每公顷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的生物量分别为172t、162t、157t、126t、124t、111t.柳杉的生物量比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增加5.81%、8.72%、26.7%、27.9%、35.5%;不同树种的林分碳贮量为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林分的碳贮量分别为86.0、81.0、7&5、63.0、62.0、55.5tC/hm2,表明柳杉比其它树种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和固碳能力;林下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规律为:0~10cm>10~30cm>30~50cm>50~70cm,土壤有机碳集中分布于0~50cm土层内;不同树种林下土壤的碳贮量均高于同期的林分碳贮量,表明土壤碳库是林分碳库的补充和延续,且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225.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落后省份,承担了保护自身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青海省的实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法律法规、基金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26.
赵荣 《青海环境》2009,19(3):149-150
3C章阐述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7.
人工生态恢复技术在三江源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阐述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原因的基础上,依三江源区自然环境特点,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技术措施与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人工生态环境恢复重点是复坑平整及选用合理的植被种类。  相似文献   
228.
以电解锰阳极泥与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含SO_2尾气为原料,经过反应、浸出、浸出液两次净化和浓缩结晶制备硫酸锰,考察了反应时间、含SO_2尾气的流量及反应温度对Mn~(4+)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45 min、反应温度20~30 ℃、含SO_2尾气流量16 L/min的条件下,Mn~(4+)转化率达90%以上;尾气中SO_2利用率随尾气流量增加而降低;所得MnSO_4·H_2O产品质量达到GB1622-86<工业级硫酸锰标准>.  相似文献   
229.
四氯化钛精制除钒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氯化钛铜丝除钒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酸碱联合法回收其中的铜和钒。考察了关键的碱处理及盐酸沉钒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为:在碱处理溶液pH12.0—13.0,碱处理温度60℃,碱处理时间1h,沉钒溶液pH1.0~1.5,沉钒温度60℃,沉钒时间1h的条件下,铜和钒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匕,获得的阴极铜和五氧化二钒的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30.
《生态毒理学报》2009,4(5):616-616
<正>在各位专家学者及编辑部同仁共同努力下,《生态毒理学报》影响因子又有大幅度提高,根据最新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9)》统计,《生态毒理学报》影响因子为1.527(扩展版)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