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694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1274篇
基础理论   273篇
污染及防治   29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01.
利用甲苯和乙酸为焦油模型物,以杉木屑为原料,在一级固定床反应系统中进行共热解实验,以实现木屑热解最大化脱除焦油产气,并探讨不同温度下共热解产物分布规律及产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木屑单独热解相比,木屑与甲苯、乙酸共热解产生的协同作用呈现出优越的焦油脱除效果。尤其,木屑与甲苯共热解可有效地将焦油产率减少81.47%,从焦油组分来看,含氧类化合物在共热解过程中不能有效脱除,而芳烃类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易通过高温共热解脱除,乙酸与木屑共热解的协同作用较甲苯强度稍弱。共热解产物产率变化受温度影响显著,其变化规律与纯木屑单独热解一致,热解温度升高对半焦、焦油的抑制效果增强,为焦油脱除及高效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2.
微生物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产生污泥多,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正受到越来越的关注,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真菌,细菌和藻类均可以降解部分染料,特别是白腐真菌P.chrysosprium的脱色能力有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真菌,细菌和藻类在染料废水脱色降解中作用的研  相似文献   
303.
皂素工业废水CODCr排放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皂素工业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医药化工行业,我国皂素主产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汉江上游,其排放的大量高浓度含酸有机废水给水源保护带来严重威胁,急需制定我国的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三段式两相厌氧为核心的二级生化组合工艺技术从实验室试验、现场工业性试验和示范工程三方面对皂素工业废水CODCr排放限值进行了研究,皂素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中残留CODCr总量(以质量浓度计)约为400~500 mg/L,其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质量浓度约为240~280 mg/L.综合考虑技术可达性和经济可行性,将现有企业CODCr排放限值规定为400 mg/L;为引导企业对废液综合利用,推进皂素行业清洁生产,规定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的第二时段的限值为300 mg/L.提出了丹江库区相应的CODCr总量指标及皂素规模限额.执行该标准后,全国每年可削减CODCr 71 400 t,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汉江上游至少可削减60 690 t,可以满足中线调水水源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304.
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采自山东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水体,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经人工海水培养基富集培养,得到lO株细菌.通过降解率的测定,发现其中一株细菌HB-1具有较强的石油降解能力,200 r/min振荡培养6 d,其原油的降解率达54.74%.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HB-1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进一步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宜牛长和降解石油的条件为:温度25~32℃,初始pH值6.5~7.5,盐度3%,此条件符合实际海洋环境的要求.图6表2参22  相似文献   
305.
鞘氨醇单胞菌:降解芳香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很少被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属自发现以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分类学研究、生物高聚物的合成、特殊组分鞘脂以及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6.
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稳定化合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烃的生物降解只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厌氧微生物能以硝酸盐、硫酸盐、三价铁或二氧化碳等为电子受体代谢烃,烃厌氧代谢的初始反应机理主要有延胡索酸盐结合反应、羧化反应、羟基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但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烃厌氧降解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并以甲苯为例概述了烃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起始反应酶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外烃厌氧降解的研究进展和本实验室的工作,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307.
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生物降解性能,采用已驯化的混合菌群作为接种液进行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试验。结果表明,微氧条件下(静置敞口培养),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效果最佳,染料脱色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混合菌群对pH、温度适应范围较广,pH为3.32~9.18,温度在20℃~37℃范围内均可以获得较好脱色效果,脱色率均在80%以上。微氧条件下酸性大红GR降解历程表明,偶氮基整个共轭系统被破坏,生成了一种新的结构,使原有的某些精细结构在二阶导数光谱中得以表现,由此探讨其生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308.
噻吩磺隆降解菌FLX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产噻吩磺隆的农药厂内土壤中采取土样,经驯化富集后筛选到1株能高效降解噻吩磺隆的细菌FLX,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分析,鉴定FLX初步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FLX能在含50mg/L噻吩磺隆的基础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噻吩磺隆,48h降解率达83.34%.FLX降解噻吩磺隆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5℃,在所试的金属离子中,Zn2+、Al3+、Cu2+、Ba2+、Fe3+等对FLX的降解影响较小;Hg2+,Co2+则抑制FLX的生长与降解.酶的定域实验表明,该菌中噻吩磺隆水解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309.
从某避孕药生产厂污水处理站好氧池活性污泥中通过富集驯化,分离到一株降解甾体雌激素(3-甲氧基-17a羟基-1,3,5(10),8(9)-雌甾-4-烯,简称MHE)的细菌ZY3菌株.经形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Raoultella属(Raoultellasp.).经过对ZY3菌株以MHE为唯一碳源生长和降解特性的分析表明,ZY3菌株利用MHE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5℃和10.0,72h内的最适降解浓度为10mg/L.加入营养物质麦芽糖和蛋白胨能促进菌株对底物的降解,在72h内降解率达到了87%和85%.  相似文献   
310.
A azoreductase gene with 537 bp was obta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 from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SI. 1737. The enzyme,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18.7 kD, was efficient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bio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azo dyes we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the reac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azo dyes catalyzed by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azoreductase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presence of a hydrazo-intermediate was identified, which provided a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the assumption that azo dyes were degraded via an incomplete reduction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