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对以工业丙烷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TiCl4为先驱物的火焰CVD法制备的含碳纳米C-TiO2光催化剂,用沉降法在石英玻璃管内壁制备C-TiO2纳米薄膜,以管式反应器为光催化氧化装置,实验研究了含碳纳米C-TiO2的纳米薄膜对甲苯气体的光催化降解规律。探讨了甲苯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约为60%时,对甲苯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催化剂负载量约为4.9mg、主波长为254nm和365nm的8W紫外灯各一盏、甲苯初始浓度约为60mg/m3、气体流量为400mL/min(甲苯在光催化器中停留时间约为3.45s)的条件下,甲苯的降解率可达45%。  相似文献   
222.
张凯  杨仕超  罗敏  吴延恒  于素英 《环境工程》2020,38(1):60-64,74
合成了1种新型分子结构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偏铝酸钠为硅源和铝源,按n(NaOH)∶n(NaAlO2)∶n(SiO2)∶n(SDA)∶n(H2O)为30∶2.5∶120∶5∶4800进行配比,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ZSM-5分子筛(H-ZSM-5)。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和N2吸脱附等技术表征所制备的片层ZSM-5分子筛。对传统ZSM-5、H-ZSM-5进行了甲醛分子静态吸附实验,发现H-ZSM-5分子筛静态吸附量显著高于传统微孔ZSM-5。采用较大分子直径的甲苯蒸汽分子评价吸附性能发现,纳米片层状H-ZSM-5分子筛具备吸附较大分子直径VOCs的能力,可以用于室内较大分子VOCs的净化去除。  相似文献   
223.
224.
水中甲苯、对二甲苯磁化-光解耦合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苯、对二甲苯两种典型苯系污染物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水中的紫外光解(UV)、磁化 紫外光解 (PM UV)进行了过程动力学比较研究 ,结果证实高强度永久磁场 ( >0 1T)有促进光解的效应 ,并阐述了磁场通过影响污染物光解时 ,自由基对系间跃迁速度的变化而影响反应速度的作用机理 .  相似文献   
225.
文章探讨邻甲苯酚,对甲苯酚以及2.4-二甲基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行为.并应甩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分别对其双组份体系和多组份体系的竞争吸附规律进行描述。结果表明.Freundlish公式能较好地描述酚类化合物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行为:当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差不大时.其分子结构是影响其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IAST能较好地预测酚类化合物在活性炭纤维上的竞争吸附行为,但对于有氧条件下聚合作用较强的化合物如邻甲苯酚等.LAST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226.
用生物膜填料塔对实际工业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处理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用生物膜填料塔对实际工业低浓度甲苯废气净化是可行的,净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7.
通过铂颗粒吸附法制备得到Pt/CeO2催化剂应用于臭氧催化氧化甲苯反应,研究了Pt颗粒负载对CeO2臭氧催化氧化甲苯的增强作用.采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eO2负载Pt颗粒后,Pt与CeO2存在相互作用,提高了CeO2上氧空位的含量.臭氧分解实验证实了Pt/CeO2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臭氧分解性能.臭氧催化氧化甲苯评价结果表明,Pt/CeO2具有比CeO2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80 ℃时甲苯降解率、CO2产率和臭氧分解率分别达到92.3%、92.1%和99.9%.原位拉曼进一步研究了臭氧分解生成的氧物种种类及含量,以及甲苯存在时氧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在氧空位上分解产生的过氧物种较为稳定,是氧化甲苯的重要活性物质.因此,Pt颗粒负载在CeO2上能增强臭氧在催化剂上分解,并形成更多过氧物种,最终提升臭氧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28.
研究了饱和土壤中甲苯的吸附性能和迁移规律。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吸附甲苯的吸附过程呈线性规律,黏粒含量和p H值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在土柱实验中,借用反函数变换思路,利用实际渗流速度确定非保守性物质在介质中纵向弥散系数和阻滞系数的方法,测定了甲苯在饱和黏土中的弥散系数(0.1864)和阻滞系数(1.8334),表明测试土样对甲苯具有显著截留和净化作用,由此确定的迁移模型可为甲苯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9.
生物滴滤器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非稳态工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法处理大气污染物时,经常会遇到条件波动或污染物间歇排放等非稳态工况。在不同非稳态条件下,考察了甲苯废气间歇排放对生物滴滤器净化性能的影响。实验方案分3种情况:无甲苯废气排放、无循环液供应或同时没有甲苯废气和循环液的供应。间歇排放时间从2~47 d不等。结果表明,不管何种形式的停运或故障,甲苯净化能力4 d以内基本不下降;停运时间超过5 d,则甲苯去除能力严重下降,仅为原来的1/3~1/2;停运时间在10 d以内,24 h内即可恢复,47 d的长期停运,3 d内也可恢复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230.
功率超声场作用下水溶液中甲苯的降解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密闭体系功率超声场中甲苯的超声降解过程,并探讨降解机理及反应历程.甲苯的降解效率受辐射时间影响较大,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通常处理40min后可以获得90%~95%的去除率,而溶液中饱和气体种类等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经pH、紫外和SMPE-GC-MS等分析,以及发光氨与自由基反应现象,证实甲苯的超声降解以自由基降解为主,主要中间降解产物为苯甲醛、联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等,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