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废水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工艺的“废水”来源和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22.
生物降解工业废气中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23.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IR)技术研究甲苯在γ-Al2O3、Cu/γ-Al2O3催化剂上的吸附、氧化分解行为.综合考虑了载体和活性组分的作用,分析了甲苯在富氧和缺氧条件下催化剂上的吸附和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甲苯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较弱,但其中间产物苯甲酸却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较强的化学吸附,苯甲酸的深度氧化是甲苯深度氧化过程中的速度控制步骤,氧化铜是催化剂中的主要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424.
间歇喷淋营养液对生物滴滤塔净化甲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间歇喷淋营养液对生物滴滤塔的影响,以净化甲苯为研究对象,应用FX1N-14MR-001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生物滴滤塔的间歇喷淋营养液操作,研究了环境温度、ρ(TN)、营养液喷淋密度和喷/停时间对净化甲苯能力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当生物滴滤塔系统的气体停留时间为40.70s时,营养液最佳喷淋密度为4.5L/(m2·min),最佳喷/停时间为2min/4min. 当甲苯系统进口负荷小于88.29g/(m3·h)时,甲苯的去除率可达95.0%以上;当进口负荷为186.04g/(m3·h)时,甲苯的去除率为87.6%,系统对甲苯的最大去除能力由连续喷淋时的169.63g/(m3·h)升至248.85g/(m3·h).   相似文献   
425.
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处理甲苯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20)为主表面活性剂,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助剂氯化钠,形成复配水溶液吸收剂处理VOCs废气.以甲苯为VOCs的典型代表,研究了Tween-20,Tween-20/SDBS和Tween-20/SDBS/氯化钠3种水溶液吸收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水溶液对甲苯的吸收效果开始明显增强,加入助表面活性剂SDBS和助剂氯化钠有利于甲苯的去除,同时可降低溶液的CMC,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水溶液吸收法处理VOCs成本.当空气流量G为300mL/min、液体喷淋量L为75mL/min、进口甲苯浓度800mg/m3、温度T为30℃时,分别以Tween-20、Tween-20/SDBS(摩尔比1/4)和Tween-20/SDBS/氯化钠(摩尔比1/4/0.1)的水溶液为吸收剂,且浓度均为1CMC时,甲苯去除率分别为56%、70%和77%,三元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吸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26.
水体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实验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水生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表明,水体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斑马鱼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7.5、31.0和34.8mg·L-1,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3种物质均属中等毒性,其毒性大小顺序为:乙苯>二甲苯>甲苯.在最高暴露浓度下,斑马鱼均出现了剧烈、无序游动,并伴有抽搐等现象,其中暴露在甲苯中的斑马鱼行为改变更为严重.分析认为,3种物质对斑马鱼毒性大小与疏/亲水性有关,疏水性越强,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427.
易挥发有毒化合物催化燃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富氧条件下以2.0% Ru/Al2O3和2.0% Ru/AC(AC为活性炭)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甲醇、氨、甲苯的催化氧化活性及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Ru/Al2O3对3种反应物的催化活性比Ru/AC高,3种反应物的反应活性顺序为甲醇>氨>甲苯,其去除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反应的活化能(Ea)测定结果为甲醇<氨<甲苯. 比表面积检测(BET)和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Ru/Al2O3与Ru/AC的孔体积(0.54 mL/g)近似相等,而其孔径分别为9.3和2.3 nm;在大孔径的氧化铝上Ru以极细的粒径(<3 nm)形成高度分散体系,在活性炭上Ru则以较大颗粒(4~10 nm)位于活性炭表面,Ru的粒径细化及形成高分散体系可能是Ru/Al2O3的催化活性高于Ru/AC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8.
莫虹  田森林  李英杰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352-1355
为探明表面活性剂对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挥发作用的影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并通过改变相比,研究了甲苯与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溶液间的气-液平衡关系. 结果表明:体系达到平衡后甲苯气相浓度(峰面积)与相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二者间的线性关系可通过方程1/ApRf/HiCio+Rf/Cio(Vg/VL)进行拟合并得到亨利系数值.溶液中CPC浓度的变化对甲苯的亨利系数有明显影响,平衡体系的亨利系数值随着CPC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CPC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PC浓度的增加对亨利系数的影响不明显;当CPC浓度在CMC以上时,随着CPC浓度的增加亨利系数减小趋势明显.温度对亨利系数有显著影响,亨利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二者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可通过Van’t Hoff方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429.
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治理甲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对甲苯有机废气进行试验,分别考察了有机污染物浓度、温度、电压、湿度和停留趑时间等不同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气体温度和一定的湿度能够提高脱除效率,电压增高可以提高脱除效率,停留时间长使得脱除效率升高,但能量效率降低.有机物的浓度增大,会使得脱除效率降低,但同时能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本实验的目的旨在为降解烟气中的多环芳烃(二噁英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30.
气相中甲苯的臭氧-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初步研究了气相中中低浓度(10~80mg/m3)甲苯的臭氧-光催化联合降解,考察甲苯初始浓度、气体流量和湿度对降解效率及去除负荷的影响,并与单一光催化降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臭氧-光催化对甲苯的降解效率大大高于光催化的降解效率,在较高浓度时效果更为显著;甲苯浓度在10~40mg/m3范围时,臭氧-光催化降解效率高达90%以上,但随甲苯初始浓度升高而缓慢地线性下降;湿度对甲苯的臭氧-光催化降解稍有影响,但去除率变化不超过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