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安全科学   575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185篇
综合类   1509篇
基础理论   395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91.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危险”这一--安全基本术语进行了详尽讨论,即通过系统要素间作用和变化的分析,提出了辨识危险的作用连琐模型,并对危险集合论表示给出了定义,论述了危险和危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993.
高原湿地剑湖湖滨带功能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从水质和底泥两个方面定量研究剑湖湖滨带的功能作用。结果表明,湖滨带在水质净化和拦截泥沙等方面效果显著,特别是对水中总氮与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66.28%和45.73%,其拦截作用表现为:迎水面的泥层厚度是背水面的1.5倍;底泥的各项指标(除pH值),湖滨带背水面均比迎水面高,速效磷和全氮的增加量最为明显,其含量分别是迎水面的3.30和2.61倍,这主要与湖滨植物带大量吸收入湖矿质营养用于自身生长,其残体在背水面沉积有关,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湖滨带的吸附、净化功能。因此,要重视并保护湖滨带,从而使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994.
土—水系统中脱氮化作用与硝化作用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氮肥的两种主要化学形态(即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土-水系统中的形态转化过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供试系统中硝化作用与脱氮化作用都较强烈,硝化作用先于脱氮化作用,其速度明显比脱氮化作用快。硝化作用与脱氮化作用的耦合是氮化合物转化的核心机制。决定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明确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对其它生物可能存在的化感作用,考察了利玛原甲藻培养物、无藻细胞滤液以及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租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卡盾藻(Chauondla marina)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3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培养时利玛原甲藻对其它3种赤潮藻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生长也受到3种赤潮藻的影响;无藻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和海洋卡盾藻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影响不大;比较而言,DSP粗提物对3种藻的影响最为明显,甚至可完全抑制海洋卡盾藻的生长.这些结果提示.利玛原甲藻与赤潮藻间存在交互抑制作用,可能会通过分泌化感物质、细胞间接触抑制等途径抑制其它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但DSP毒索并非利玛原甲藻发挥化感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is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Reductive photodegradation of SF6 by styrene has been studied with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 novel remediation for sulfur hexafluoride pollution.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destruc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 (DRE) of SF6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Both initial styrene-to-SF6 ratio and initial oxygen concentration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RE. SF6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at the initial styrene-to-SF6 ratio of 0.2. It is found that DRE increases with oxygen concentration over the range of 0 to 0.09 mol/m^3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When water vapor is fed into the gas mixture, DRE is slightly enhanced over the whole studied time scale.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together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prove that nearly all the initial fluorine residing in the gas phase is in the form of SiF4, whereas, the initial sulfur is deposited in the form of elemental sulfur, after photodegradation. Free from toxic byproducts, photodegra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tyrene may serve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SF6 abatement.  相似文献   
998.
一株溶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某湖泊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溶藻作用的菌株W4,并且研究了该菌株溶解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效果、作用方式以及铜绿微囊藻与溶藻菌株所处生长期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并对溶藻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加入特定量的菌株培养液,8d后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可达99.5%.该菌株通过间接作用方式溶解铜绿微囊藻,并且该菌株分泌的抑藻活性物质为非蛋白质类物质.菌株W4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受藻细胞所处生长期的影响,但不受该菌株所处生长期的影响.根据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W4菌株为链霉菌属.  相似文献   
999.
酸性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批量试验系统研究了酸性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酸性预处理,不仅对耗氢菌起到抑制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融胞作用,使污泥中溶解性的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促进厌氧发酵产氢;酸性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主要降解的有机物质为蛋白质,糖类次之.最佳的酸性预处理条件为调整原污泥pH=3.0放置24h;经过pH=3.0酸性预处理后调节初始pH=11.0的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氢,其最大累积产氢量最高,为14.66 mL.  相似文献   
1000.
科技期刊中参考文献的作用及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文或论著时所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参考文献记录了科学的渊源,反映了某一课题的来龙去脉,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往开来,也显示了论文的起点、深度和广度。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可以将一篇论文与其他论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告诉读者,便于相关人员开拓视野,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共享成果,正确引用参考文献也是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对知识产权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