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采用热提取法提取污泥中微生物细胞外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分析了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缓冲液盐度对污泥中EPS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平行因子模型(PARAFAC模型)分析了不同缓冲液盐度下EPS的荧光组分及特性,探究了缓冲液盐度对热提取污泥EPS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液盐度对热提取EPS的组分和荧光物质的强度均产生影响,0.50%的氯化钠缓冲液盐度条件下松散型EPS(loosely bound EPS,LB-EPS)组分含量及荧光物质最佳,0.05%氯化钠缓冲液盐度条件下紧密型EPS(tightly bound EPS,TB-EPS)的提取效果最佳;当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70℃时,总EPS含量达(93.26±2.07)mg·g~(-1)(以VSS计);三维荧光结果显示,不同缓冲液盐度条件下污泥中EPS均包含类蛋白质(C1:λ_(Ex)/λ_(Em)=290 nm,302/350 nm)、类色氨酸(C2:λ_(Ex)/λ_(Em)=278 nm,340 nm)、类胡敏酸(C3:λ_(Ex)/λ_(Em)=310 nm,410 nm)和类腐殖酸(C4:λ_(Ex)/λ_(Em)=380/420 nm,474/514 nm)4类荧光组分峰,在溶解性EPS(SMP)和LB-EPS中类色氨酸的荧光强度最高,TB-EPS中类蛋白质荧光强度最高.因此,合适的热提取缓冲液盐度,有利于污泥EPS中各组分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82.
水质与水体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炼识别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合理控制是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滨海地区地表水咸化问题突出,混盐水体(含盐量500~30000 mg·L-1)众多,其中,许多混盐水体还同时面临富营养化加剧及水华的威胁.因此,本文以天津滨海地区典型混盐水体清净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合藻类生长模拟实验,对其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总磷和矿化度为清净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叶绿素a浓度与矿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总磷和矿化度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叶绿素a动态.水体含盐量在15000~25000 mg·L-1的范围适宜藻类生长增殖,而当盐度小于10000 mg·L-1或大于30000 mg·L-1时,藻类生长受到抑制;在清净湖当前氮浓度水平下,磷含量增加会促进藻类生长增殖,藻类生长速率呈P3组(10∶1,氮磷比)P4组(5∶1)P2组(20∶1)P1组(50∶1)P0组(无磷培养液),氮磷比为10∶1时最适宜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183.
采用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与接触氧化、接触沉淀相结合的工艺,针对实船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重启动、倾斜、海水及淡水海水交替冲洗厕所和水力负荷增加等情况,进行了特殊工况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在设计条件下(HRT为5h)重启动速度较快,可用于海水冲厕所产生的高盐度污水处理,耐受淡水海水交替变化的盐度冲击负荷变化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水力负荷增加潜力,并且不受倾斜影响。  相似文献   
184.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暖冬、海水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体内寄生帕金虫数量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冬季高于自然海水温度的各实验组中菲律宾蛤仔体内的帕金虫含量要高于自然海水温度实验组,并且显示出菲律宾蛤仔体内过冬的帕金虫于春末和夏初当海水温度达到20℃左右时又出现明显增高趋势,导致菲律宾蛤仔的死亡率显著提高;盐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同情况下,20~24的盐度是菲律宾蛤仔体内帕金虫的最适繁殖盐度.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预防菲律宾蛤仔的帕金虫病害的一些生态养殖措施.  相似文献   
185.
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度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步提高有机负荷和盐浓度的方法,驯化出耐高浓度盐的微生物,试验表明:当水产品加工废水中的CI-浓度小于10 000 mg/L时,完全可采用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来处理,一段生物接触氧化的容积负荷可达3.0kgCOD/m3.d,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的容积负荷可达1.2 kgCOD/m3.d,此法抗冲击、耐盐度、无污泥膨胀,而且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80%、75%。  相似文献   
186.
根据钦州湾1983~2003年间12个航次水温、盐度和pH的调查资料,从其演化趋势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湾盐度具有随时间变化而下降的演化趋势,水温则多以上升趋势、pH则多以下降趋势出现;相关分析显示,盐度与环境因子之间出现相关性的几率最多,而水温和pH出现的几率只有盐度的一半,但均以与S i的相关性最为显著,N次之,而P则均无相关性出现。从不同时期水温、盐度和pH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变化情况看,物理输运作用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而生物作用的影响已呈现出上升势头,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7.
盐度对污水硝化过程中N2O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调节盐度(7.5 g/L)和未调节盐度(0.1 g/L)实际生活污水驯化的活性污泥,分别考察了其相应硝化过程中N2O的产量和转化率.结果表明,盐度7.5 g/L生活污水硝化过程中N2O产量是未调节盐度N2O产量的2.85倍.考察其他盐度下污水硝化过程中N2O产量与转化率的结果表明,盐度从7.5 g/L降低到5.0、 2.5 g/L后,N2O产量变化不大,但系统比氨氧化速率随着盐度的下降有所增加;当盐度从7.5 g/L急剧增加到10 g/L后,硝化过程中N2O产量和转化率均有大幅升高,产量达到7.5 g/L时的2.2倍,比氨氧化速率大幅下降.因此处理含盐污水时,应尽量避免盐度的过高波动,防止污水硝化过程中N2O产量和转化率大幅地升高.  相似文献   
188.
As social interest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as recently increased, more research works have been done to resolve problem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estuaries. In this study,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 (EFDC) wa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alinity intru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ownstream of Geum Rive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range for salinity intrusion when the gates were fully opened. The conditions used for simulation were the four flow regimes in Geum River Basin, Kore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anges of salinity intrusion from the barrage were 50.72 km (drought flow), 48.87 km (low flow), 46.56 km (normal flow) and 42.10 km (flood flow).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DC model us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high accuracy. The result conclud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basis in understanding the extent of salinity intrusion e ects at di erent flow rates.  相似文献   
189.
在温室中建立两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Sa)和海桑S. caseolaris(Sc)模拟湿地系统,分别用8个盐度梯度(分别为0, 5, 10, 15, 20, 30, 40, 50),浓度一定的人工配置的营养液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浇灌,持续180 d.研究盐度对两种模拟湿地系统去除水中TN、TP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a、Sc体系在低盐度时对TN、TP保持着较高的去除率,随盐度的升高去除率下降.通过研究两种红树植物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状况和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旨在探讨两种红树植物在不同盐环境中对海岸带水质的净化能力,这将为中国南海近海岸的水质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提供新的途径,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0.
MBR与A/O工艺处理低温高盐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MBR和A/O工艺对高盐废水(50%海水)进行处理效果试验研究,比较了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MBR与A/O工艺经过长期驯化能够稳定运行且获得较高的去除率;随温度从25qC降低到15℃、9℃、5℃时,MBR工艺的COD去除率从81.6%变化到79%、81.1%、82.7%,A/O工艺的COD去除率从67.9%变化到66.6%、65.5%、78.4%。MBR工艺的氨氮去除率从75%变化到68.3%、57.8%、54.6%,A/O工艺的氨氮去除率从70.4%变化到55.9%、49.2%、48.9%,可见COD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要比氨氮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之后,去除效果逐渐变好,并且MBR工艺比A/O工艺受温度变化的冲击要小,处理效果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