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13篇
安全科学   327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050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275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1.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大气化学模式(MESO-NHC),以及目前大气中臭氧(O3)和氢氧基(OH)对汞氧化的研究成果,研究贵阳市原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汞传输,以及φ(大气汞)对Hg0的干沉积速率,OH与元素汞(Hg0)的反应率常数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①模拟区内实际大气中φ(Hg0)为局地人为排放源和自然排放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②由于化学和沉积特性不同,φ(Hg0),φ〔Hg(Ⅱ)〕和φ(HgP)随着与排放源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程度存在差异,排放源对附近地区φ(大气汞)及各种形态汞所占比例影响较大;在远离排放源的地方,大气中的Hg(Ⅱ)和HgP主要来自于Hg0不断的氧化作用. ③φ(大气汞)表现出2种不同的垂直分布特征,在一定高度以下φ(Hg0)随高度线性递减,而在该高度之上直到对流层顶φ(Hg0)几乎保持同样的数值;φ〔Hg(Ⅱ)〕和φ(HgP)随高度的变化遵循指数递减规律. φ(Hg0)随高度和与排放源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程度不及φ〔Hg(Ⅱ)〕和φ(HgP),主要是由于Hg0通过化学反应和沉积而离开大气的量少,能较充分通过平流扩散和垂直输送作用输送到离排放源较远和较高的地方. ④排放源附近φ(大气汞)较高的地方φ(大气汞)对Hg0的干沉积速率敏感性较高,而φ(大气汞)较低的地方其敏感性较低. ⑤φ(大气汞)对Hg0被OH氧化的反应率常数(k)的变化普遍很敏感,在较大的反应率常数kHg-OH3.55×10-14×e294/T情况下,Hg0所占比例偏低,而Hg(Ⅱ)和HgP所占比例偏高,与监测结果偏差较大;在kHg-OH2.94×10-14情况下模拟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12.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和微机控制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土壤有机酸含量和甲烷排放率,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实验小区,土壤有机酸含量随变化趋势一致,而甲烷放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则不尽一致,各小区土壤有机酸含量与甲烷排放率的相关性为全有机肥小区〉常规肥小区〉全化肥小区〉沼渣肥小区。在不同灌水实验小区,土壤有机酸含量与时间变化呈一致趋势,甲烷排放率随时间变化,除定常湿润小区外,也呈一致性趋势。各  相似文献   
91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217-223
江苏铜山铜(钼)矿是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中,少部分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根据矿床成矿特征,结合矿区物、化探异常信息,总结了矿床预测模型,并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预测。采用矿床模型地质体积法对深部预测资源量进行估算,预测深部铜金属量33611.57t,钼金属量9331.35t。  相似文献   
914.
充分利用废金属资源有利于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但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具有充足的废金属资源。采用废金属指数作为衡量废金属资源状况的指标,通过分析废金属的来源和数量,并考虑金属年产量的变化、金属的生产与金属产品报废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废金属的回收状况等因素,获得了金属年产量线性变化情况下废金属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金属产量增长,会造成废金属资源短缺;反之,产量下降,废金属资源将比较充足;产量不变,废金属资源状况介于以上二者之间。金属循环率愈高,废金属资源愈充足。估算了1990—2000年间中国铜、铝、铅、锌四种金属的废金属指数,结果表明,其平均值分别只有-0.608、-0.069、0.156和0.023,表示这四种废金属资源严重短缺。对比了同期内中国与美国的废铅指数、铅产量变化和铅的循环状况,分析出中国废铅短缺的原因,一是铅产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二是铅的循环率比较低下。预测了废金属资源短缺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15.
本研究通过将UV、O3催化剂等主要条件单独或协同降解化工废水,对比了各反应的降解率,探讨了O3与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简单的反应动力学分析,证明在各反应初期,溶液中有机物的降解基本符合一级反应。UV/O3共同作用表现了有机物降解的巨大潜力,使反应速率和降解率较其他体系有明显的提高。催化剂/UV/O3三者组合也加快了反应速率,不过对于废水中COD的去除催化剂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但催化剂与UV/O3的组合明显提高了废水中总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16.
为探索不同破坏程度下颗粒煤瓦斯扩散特性,制备不同粒径的煤样,达到人为模拟不同破坏程度颗粒煤的效果,并利用瓦斯吸附-扩散装置对不同破坏程度的煤样进行等温吸附-扩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煤瓦斯扩散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粒径增大到一定值时,颗粒煤瓦斯扩散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保持不变;同初始吸附平衡条件下,相同时间段的颗粒煤瓦斯扩散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颗粒煤有效扩散系数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颗粒煤粒径增大到一定值时,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与粒径的关系进行拟合,能很好地满足乘幂函数关系式De=a·rb0,通过该关系式可对不同破坏程度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进行预测,对预防煤矿瓦斯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17.
为提升聚结分离器除油效果并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投放,结合聚结和气浮技术研发出紧凑、高效型聚结-气浮分离装置,通过室内试验,考察入口流量、板间距、溶气压力、气浮水回流比4个因素对聚结-气浮装置除油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其结构和工艺操作参数进行探索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聚结-气浮装置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效果明显好于聚结装置;聚结-气浮装置的除油率随入口流量、气浮水回流比的增加,均先增加后减小,并随溶气压力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但当溶气压力为0.4MPa时继续加压,除油率变化不明显,且板间距越小,除油效果越好;综合除油效率和能耗,选用入口流量为0.3m3/h(折合板间流速为2.85m/h)、板间距为0.9cm、溶气压力为0.4MPa、气浮水回流比为20%时,聚结-气浮装置除油率可达92%,且对粒径大于18μm的油滴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18.
钢铁工业作为国家的重要工业部门,是发展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标志之一。绿色冶金的大力推广和发展是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炼钢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作为生产准则,对产生的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以及固体废弃物进行充分的循环再利用,基本实现了零排放。促使钢厂能够具有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城市固废消纳等多种功能,最终成为服务社会、节约资源的绿色工厂。逐步取代以往工厂的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模式,促进绿色冶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19.
研究了磷酸镁水泥性能、温度、p H、龄期和沸石掺量对磷酸镁水泥固化体中90Sr浸出率的影响,并采用XRD及扫描电镜探讨了磷酸镁水泥固化体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镁水泥固化体浸出率随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低温条件对磷酸镁水泥固化核素90Sr影响明显;酸性环境中磷酸镁水泥受腐蚀状况严重,浸出率和累计浸出分数相对较高;空气养护7 d成型的磷酸镁水泥固化体强度可达58.9MPa,并具有良好的对核素~(90)Sr固化效果;掺加沸石可以降低磷酸镁水泥固化体浸出率.  相似文献   
920.
有机改性蒙脱土去除球形棕囊藻赤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一种稳定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蒙脱土,考察了其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赤潮的杀灭控制作用和絮凝沉降动力学。结果表明,当藻细胞起始密度为1.1×106/mL、改性粘土用量为14 mg/L时,作用48 h后对球形棕囊藻的除藻率为87%;用量为22 mg/L时的除藻率可达91%,而当藻细胞起始密度增大为6.3×106/mL时,同等用量和时间条件下,除藻率分别为62%、73%,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除藻率受藻细胞起始密度影响较大。絮凝沉降实验发现,10 mg/L的改性粘土在60 m in时的沉降率即可达到80%,表明改性粘土对球形棕囊藻有较强的沉降作用及较快的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