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26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857篇
基础理论   213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3):309-309
21世纪90年代初,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恒河流域有上百万口水井被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将其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集体中毒事件饮用水和灌溉水被污染的风险仍然是对全世界数百万生命的一种威胁,所以更好地了解释放进地下水的机制至关重要。对获得的新证据,将能够还原金属的细菌对有机碳的利用与从印度孟加拉邦一个被污染的蓄水层收集到的沉积物中的运动联系了起来。这一结果支持认为有机碳的引入(如通过灌溉)是增加恒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中流动性的一个因素的理论。该信息对于制订富含的地下水的治理战略可能会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2.
通过盆栽试验和现场布点试验,研究了铜、在水稻-土壤体系中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该体系对铜、污染具有相当大的缓解作用;土壤中水溶性可交换态铜、含量很低;铜、主要累积在水稻根部;土壤中铜、相互有拮抗作用,确定土壤铜、临界值应考虑多因素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3.
164.
含砷废水净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用黄铁矿和还原铁粉或其代用品为原料制备含废水净化剂-硫化亚铁的新方法,获得了制备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其在含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净化剂的生产及其处理含废水的工艺简单,经济高效,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5.
离子色谱测定三价砷和五价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岩  朱利中 《环境化学》1990,9(3):72-76
本文对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三价和五价进行考察,对测定的条件如标样的配制、淋洗液的选择、三价的氧化进行了讨论.并推荐了一种三价和五价的快速、分辨率好的方法,该方法可望对废水中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6.
土壤中二氧化锰对As(Ⅲ)的氧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土壤中δ-MnO_2对三价的氧化动力学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结果表明,氧化动力学符合假一级速率方程,且土壤中氧化铁、氧化铝和碳酸钙与δ-MnO_2的包蔽能改变氧化反应速率;污染水稻田的排水搁田能显著减轻水稻害。  相似文献   
167.
铁改性赤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砷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氧化铝生产废渣--赤泥为原料,采用铁盐改性处理制备了新型羟基铁包覆型赤泥除吸附剂.研究考察了吸附剂吸附效能、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对吸附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比表面积(BET)等仪器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铁盐改性赤泥吸附剂对As(V)具有显著吸附效能,在pH为7,初始浓度为1 mg·L-1,铁盐改性赤泥吸附剂饱和吸附容量为50.6mg·g-1时,除率高达99.9%,吸附后出水含量可达到0.01 mg·L-1以下,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式;溶液pH值显著影响去除效果,吸附机制主要为羟基铁的表面吸附机制;吸附后的吸附剂可通过NaOH溶液再生,脱附率达到92.1%.  相似文献   
168.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major cations(Ca, Mg, Na and K) and arsenic(As) compositions of surface waters collected from major creeks, rivers and lakes in Central Victoria (Australia). The surface waters were found to be neutral to alkaline (pH 6.7-9.4), oxidised (average redox potential (Eh) about 130 mV) and showed variabl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ons (EC, about 51-4386 /μS/cm). The concen- trations of dissolved major cations in surface waters were found to be in the order of Na〉〉Mg〉Ca〉K and in soils the contents of metals followed an order of abundance as: Ca〉Mg〉〉K〉Na. While Na was the least abundant in soils, it registered the highest dissolved cation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four major cation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Na(98.7 mg/L) was attributed to the weathering of feldspars and atmospheric input. Relatively highly dissolved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Mg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average values of rivers reflected the weathering of rock and soil minerals within the catchments. The As soil level is naturally high(linked to lithology) as reflected by high background soil values and mining operations are also considered to be a contributory factor. Under relatively alkaline-oxidative conditions low mobility of dissolved As (average about 7.9 μg/L) was observed in most of the surface waters with a few higher values(〉15 μg/L) around a sewage disposal site and mine railings. Arsenic in soils is slowly released into water under alkaline and/or lower Eh conditions. The efficient sink of Fe, AI and Mn oxides acts as a barrier against the As release under near neutral-oxidising conditions. High As content (average about 28.3 mg/kg) in soils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Fe-hydroxides as revealed by XRD and SEM analysis. The dissolved As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be below the recommended maximum levels for recreational water in all surface waters(lakes and rivers) in the study area. Catchment lithology exerted the fundamental control on surface water chemistry. Sites impacted by mining waste dumps showed a decline in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69.
环境试样中良量砷的形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开平  李焰 《环境科学》1993,14(3):26-31
  相似文献   
170.
张敏 《福建环境》1999,16(3):19-21
京杭运河(杭州段三堡船闸至塘栖大桥)的污染,污染源为杭州硫酸厂。该厂污水进入余杭塘河经勤丰桥汇入运河干流,底质污染自勤丰桥向两侧离散呈指数律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